以前搶著回收龍蝦殼如今咋無人問津?原因竟是口味偏重

2020-04-22     揚州網

龍蝦消費口味偏重,蝦殼清洗成本高

「每天晚上的龍蝦殼都被倒掉了,非常可惜。」連日來,寶應市民梁先生路過當地的「龍蝦一條街」,發現龍蝦殼已無人回收。

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單是寶應「龍蝦一條街」,市區、江都區多個龍蝦消費集中區,也早已無人回收龍蝦殼,以一年消費六七千噸龍蝦計算,近2000噸龍蝦殼無奈被棄。

反映

街上龍蝦殼無人回收

4月下旬,又到了龍蝦消費旺季。梁先生稱,陽光錦城附近聚集了好多家龍蝦館,也成了「龍蝦一條街」,每天消費掉不少龍蝦。

「龍蝦殼可以提煉甲殼素,現在都倒掉了,非常可惜。」梁先生說,看到一店鋪倒掉一大袋龍蝦殼,上前詢問,被告知早已無人回收。就在幾年前,他還聽一位經營龍蝦餐飲的朋友說,龍蝦殼有企業回收,提煉成用途廣泛的甲殼素,一隻龍蝦,相當於1/3被再利用。

除了這條「龍蝦一條街」,梁先生隨後又去了寶應其他一些龍蝦消費較為集中的地方了解情況,也被告知已經沒人再來回收龍蝦殼。

「他們說之前也有人收過,已經兩三年未見有人回收了。」梁先生說,不知其他地方怎麼樣,龍蝦消費旺季到來,那得有多少龍蝦殼被浪費。

現狀

每年近兩千噸被放棄

龍蝦殼無人回收?記者隨後聯繫江都「龍蝦一條街」部分餐飲店,被告知最近幾年,確實沒見到有人回收。往年,有人回收蝦殼一斤甚至出價6毛錢過。

不僅是寶應、江都,記者趕至市區揚子江路等部分龍蝦餐飲較為集中的街區探訪,多家餐飲店告知,這幾年都是直接倒掉。

「揚州龍蝦的消費量,市水產處幾年前曾有過一個統計,全年消費6000多噸。」從事水產經營的水產商杜先生表示,一隻龍蝦,殼被棄要占1/3,這也意味著沒人回收,被滅掉的這些龍蝦,每年近2000噸的蝦殼要被棄。

杜先生表示,龍蝦消費旺季時,一天被消費掉幾十噸的龍蝦很常見,產生的龍蝦殼量也很大。

「以前確實有人回收,收了再賣給加工企業。」杜先生說,往年他去江都邵伯吃龍蝦,常有好幾個回收龍蝦殼的在垃圾池旁等待店家趕來傾倒,去年再去消費,已不見這一現象。

企業

口味偏重,回收不划算

一個龍蝦消費季能產生這麼多龍蝦殼,曾經的「香餑餑」現在怎麼無人回收了?記者聯繫上高郵一家曾經收過龍蝦殼的企業,被告知現在已經不收。

記者聯繫上南通多家生產甲殼素的企業,也被告知,七八年前確實收過,後來發現回收加工不划算,儘管在企業宣傳上還寫著龍蝦殼,但早已不收,只收河蟹等蟹殼。

「包括揚州在內,江蘇對龍蝦的消費口味偏重。」南通一企業員工告訴記者,蒜香、十三香等各種口味的龍蝦殼混在一起,單單是清洗等成本就不少。

單是甲殼素提取率,龍蝦殼和蟹殼相比不相上下。但因為油多、味重的龍蝦消費習慣,一些回收過龍蝦殼的企業漸漸棄之。

該員工稱,相對於小龍蝦,河蟹、羅氏沼蝦等餐飲消費多傾向清蒸等,一些生產蝦米、蟹肉等企業也會產生不少殼,成了提取甲殼素企業較為青睞的原料,其次就是一些進口蟹,如阿拉斯加雪蟹等。

聲音

消費可否精細化一些?

「以前龍蝦消費較為集中,很多人開車幾十里跑去江都吃。」揚州江豚保護環保志願者陳宜林說,隨著龍蝦消費的旺盛,城區等很多龍蝦館一個接一個,區域不集中,就給蝦殼回收陡增了不少成本,再加上清洗等成本,和蟹殼等比起來相對不划算。

陳宜林表示,甲殼素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在工業上可以用作水處理等,在農業上還可以加工抗病毒劑,尤其是在化妝品、醫療等行業,更是不可或缺的原料。如醫療用品上,可以製作縫合線、人工透析膜等。

「小龍蝦的消費習慣,可以精細化一些。」陳宜林表示,湖北等地也是龍蝦消費大省,他們的烹飪相對精細,多是掐頭去尾等,這些被去掉的部分正好被「乾淨」回收。江蘇一帶的龍蝦烹飪口味繁多,一年消費的龍蝦產生的這麼多殼,被當成餐廚垃圾棄之確實是一種浪費,甲殼素提取企業之所以棄之,主要還是回收難度和成本。

「如果能在消費習慣上逐漸『精細』,降低回收的成本,龍蝦殼還是會成為「香餑餑」,對餐飲等來說,也是增了一筆收入。」陳宜林說。 記者 孟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qQQo3EBnkjnB-0zTs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