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真是沒想到,我最近竟然被低調的陳凱歌導演塞了一把狗糧!
在《演員請就位》中,李少紅導演爆料陳紅拍《大明宮詞》期間,陳凱歌天天給陳紅做司機,早晨送到片場,晚上再接回家。
此料一出,「酸」倒眾人。
「導演,原來你還是個司機。」「陳紅演得好,主要是導演服務得好。」
聽到趙薇和沙溢在現場如此調侃,陳凱歌害羞地笑了。
這一笑,更是讓彈幕也「酸」了。
彈幕上酸的,不只是陳凱歌和陳紅的狗糧,還有陳紅的美貌。
「畢竟娶的是陳紅!那可是內地第一美人!」
很多人提到陳紅,腦海中浮現的一個字就是「美」,兩個字是「很美」,三個字是「太美了」。
哪怕已經51歲,陳紅還能因為美,而衝上微博熱搜。
但這,也是美人吃虧的地方。
當一個人長得太美,大家就容易忽視掉她的其他方面,陳紅就是這樣。
實際上,陳紅擁有的可不只是美。
今年,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熱播,7個不同導演執導的故事引發熱議。
很多人討論導演、討論演員,卻沒注意到在製片人名單里,陳紅的名字赫然在列。
這已經是陳紅擔任製片人的第17個年頭。
2002年,陳紅正式成為陳凱歌的「御用」製片人。
製片人,聽起來風光體面,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管家。
從開拍資金到人員工資,從劇組布景到劇組盒飯,事無巨細,製片人都要管。
做製片人已然不容易,而要做陳凱歌的製片人,就更不容易了。
就拿前不久獲得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美術獎」的《妖貓傳》來說吧。
陳凱歌曾說過,自己拍這部電影,是「拎包入住」。
也就是說,這部戲裡的所有場景布置都由投資方負責,劇組只要把道具搬進去開拍就成。
而其背後,無論是和投資方的談判,還是盯工程質量,管劇組基本運轉,都是陳紅親力親為。
為了復現陳凱歌夢裡的大唐,陳紅拿著陳凱歌的畫稿,拔地而起一座唐城。
唐城的建設耗費巨資。僅僅是電影中驚鴻一瞥的「北齊壁畫」,造價就是五六十萬。
而這筆錢的籌措,也是陳紅把它搞定的。
搞定了錢,這只是開始,陳紅要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陳凱歌心中的唐城2013年就建好了,但《妖貓傳》2016年才開機。原因是陳凱歌要用3年的時間等種的那2萬棵樹長大。
投資人一聽,當然不樂意了。
也是陳紅,處理好了這中間的關係。她不僅沒嫌陳凱歌多事,還幫著他說話,「樹真正種下才有呼吸有生命呢。」
後來,總算到了《妖貓傳》準備開拍,么蛾子又來了。
當時有個樓還沒完全建好,投資方和施工方相互扯皮。
又是陳紅左右遊說,找了另外的施工隊,風裡來雨里去,才把事情解決。
可以說,沒有陳紅,《妖貓傳》拍不出來。
但陳紅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一個字都不會和陳凱歌說。
她說,「我要跟他說了,他所有的情緒都在焦慮,還怎麼去寫分鏡?」
所有的瑣事、問題、情緒、斛旋,陳紅都一個人扛了。
美得不可方物的陳紅,大可做一個「花瓶」,但為了實現陳凱歌的夢想,她心甘情願去做一個精明的生意人。
有人說,是陳紅成全了陳凱歌所有的清高與羞怯。
但陳紅卻不以為意,「如今大事小事對我都不成問題,這種竊喜不需要和別人分享,我自己很滿意」。
畢竟在她看來,做演員「看到的都是表面的東西」,做製片的感受「才是真正扎紮實實」。
而這也是她轉型的原因之一。
提起「演員陳紅」,大家的第一印象也是美。
畢竟,她塑造了太多太多回眸一笑、百媚叢生的女性角色了。
1986年,陳紅參演人生中的第一部電視劇《聊齋》。
憑藉連城一角,大家記住了蒲松齡筆下「顧茫茫海內,遂使錦繡才人,僅傾心於娥眉之一笑也」的美人,也記住了陳紅。
1991年,23歲的陳紅在《三國演義》中飾演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
明眸皓齒,顧盼生輝,明艷照人。
1993年,陳紅成為「瓊瑤女郎」,在《水雲間》中飾演女二號汪子璇。
汪子璇和陳紅以往演的美人有些不同,她飛揚跋扈、蠻不講理。
而一向溫婉示人的陳紅竟然把這個潑辣跋扈、敢愛敢恨的汪子璇演活了。
1999年,《春光燦爛豬八戒》熱播。被人記住的除了豬哥哥徐崢、小龍女陶虹,還有嫦娥陳紅。
因為嫦娥一角,陳紅成為了許多80後、90後心中的美女標杆。
而陳紅被公認為美貌與演技雙在線的鼎盛時期,則是她飾演《大明宮詞》里的太平公主。
陳紅演繹的太平公主的美,就不用贅述了。就像劇中的台詞:
你的錯誤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讓我的手不聽使喚,你蓬鬆的烏髮漲滿了我的眼帘,看不見道路山川。
但除此之外,陳紅還把太平公主清雅愁怨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有記者採訪在《大明宮詞》中扮演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的趙文瑄,問他作為一個香港演員,如何將自己代入大陸古裝劇。
趙文瑄說:「她(陳紅)就站在我對面,美麗的大眼睛,眼淚就那麼流下來,我怎麼可能不懂?」
可見,陳紅用自己的演技,讓香港演員趙文瑄相信了自己的角色。
其實,作為演員,陳紅還是挺幸運的。
演過一部部拿得出手的作品,塑造了一個個經典角色。
要說在演藝事業上遇到的「唯一」一道坎,大概就是1994年在試戲《風月》時,沒能成為女主角。
但有得便有失。
因為這次試戲,陳紅遇見了陳凱歌。
陳紅曾經回憶起和陳凱歌的初次相遇:「在化妝的時候,我閉著眼睛。我猛一睜眼睛,鏡子裡怎麼多了一個人?
導演就坐在我身後,他在看我,非常仔細地端詳我。當時我心裡一下有一種怦然心動、說不清楚的感覺。」
陳紅看陳凱歌,一直帶有崇拜的濾鏡。
「他很有才,我喜歡他的電影。人又高又帥,英文又好,我覺得是個很有魅力的人。那時候真的是有仰視的。」
1996年,陳凱歌向陳紅求婚。
沒有戒指鮮花,只有一句要求——結了婚就不能離婚。
但恰恰是因為這句話,陳紅便決定結婚後「相夫教子一輩子」。
她停下演員的事業,心甘情願地做陳凱歌背後的女人,以及成為一個媽媽。
而這一切,陳凱歌瞭然於心。
2017年,從不參加綜藝的陳凱歌,參加真人秀《熟悉的味道》,只為了感恩陳紅。
陳凱歌給出的感恩理由是,「她是把在情感上鍾情於一個人的幸運,帶給我的人。」
他親自下廚,給陳紅做了一道紅燒肉元寶蛋,還一反常態地去買了花兒。
雖說枕邊人陳紅,對陳凱歌的一舉一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收到這些預知的「驚喜」時,還是十分感動。
在節目的尾聲,兩人坐在桌上四目相對,掏出了精心給對方準備的禮物。
陳凱歌送給陳紅一雙襪子,並告訴她,「多愛惜自己一點,別老想著別人。」
而陳紅送給陳凱歌一把梳子,希望他保持頭腦清醒,不管是得到掌聲,還是得到批評。
可見,陳紅於陳凱歌而言,不僅僅是妻子,還是一個敲鐘者。
她用自己的柔情,給予陳凱歌最大的支持。
同時,她也用自己的溫柔,盡心盡力地培養一對兒子。
大兒子陳雨昂是個學霸,考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小兒子陳飛宇已經出道,在《秘果》《將夜》《最好的我們》里都有不錯的表現。
提起母親陳紅,陳飛宇說,「她是賢淑的、溫柔的,而且從未對兄弟倆有過苛責,反倒在施恩輕鬆的條件下任我們自由自在地成長。」
顯然,於孩子而言,陳紅就是一位平和的、盡心盡責的母親。
作為一個美到令人驚艷的美女,陳紅本可以活得更輕鬆一些。
但是,她不願飄著仙氣,而是主動選擇到柴米油鹽中去。
有人遺憾美人陳紅,就這樣告別了熒幕,只在陳凱歌的電影中偶爾客串。
但對陳紅來說,這才是鮮活的人生。
三毛曾寫道: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其實,何嘗是愛情。
心儀的工作,生活給予自己的新角色,只有落到這些細碎的生活細節中,你仍舊喜歡,那才叫真的喜歡。
而你只有嘗過了各般滋味,體驗過了各種角色,才算具有煙火氣地體會了一把人生。
陳紅,有的可不只是美貌。
她還有願意擁抱生活、體驗人生的勇氣。
—END—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出版了《行動力》《每天多出一小時》。公眾號:林小白向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