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要說我最喜歡的捧哏當屬於謙。
但于謙最神奇的地方是,他被人記住的點不是郭德綱的捧哏,而是他鐘愛抽煙喝酒燙頭。
這樣的愛好透露出了一個本性——于謙的本職工作不是相聲演員,而是玩兒。
要知道,于謙可不只是會說相聲,他可是一位全能的寶藏老男孩啊。
1969年,于謙在北京出生。
父親是大港油田勘察部老總,母親是石油系統方面專家,這樣的家境讓于謙打小便吃穿不愁。
他就像個紈絝子弟一樣,忙著打魚摸蝦、招貓逗狗、曲藝雜談。街坊鄰居看到他都說,
「這孩子,真是個少爺秧子。」
12歲那年,于謙決定退學去曲藝團。
所有人都覺得這孩子又想起一出是一出了,但于謙很清楚自己內心對相聲的狂熱。
然而,這條相聲之路一開始就不太順遂。
曲藝團的老師看著于謙,怎麼看都覺得他不是這塊料。說于謙是「死羊眼,一張臉」,還勸于謙的父母趕緊把孩子帶走,別耽誤了孩子。
但于謙有韌勁,即便大家都不看好,還是堅持了下來。
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上的學,一畢業就失業了。
那會兒正是全民霹靂舞的年代,相聲根本沒人聽,這對於謙來說,是個打擊。
自己因為興趣使然,一頭扎進了相聲行業。好不容易學到些名頭,這玩意兒又沒人聽了。
就連當初一起講相聲的搭檔,都扔下相聲這門功夫,跑去日本學經商了。
即便如此,于謙還是想說相聲。無奈自己找不到說相聲的路子,只能依託於劇團。
1998年,在畢業多年之後,29歲的于謙考入中鐵文工團,成了一名有編制的相聲演員。
但沒想到,在劇團的十年,卻是于謙最寂寞的十年。
那10年,相聲不僅沒人聽,還被人嫌棄。
于謙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當時相聲別說在城裡面了,就到農村去,農民也會在挑大糞澆地和聽相聲之間,果斷選擇先去給莊稼澆點大糞。
尤其1994、1995年的時候,別人一聽這節目是講相聲的,就開始起鬨「您下去,趕緊走!」
現場鬧哄哄的,根本講不了相聲,但只要相聲演員下台,哄鬧聲立馬就停了。
身為一名相聲演員卻沒相聲說,沒有比這更糟心的事兒了。
于謙為了有上台說相聲的機會,想了很多招。
傳統相聲不行了?那我就來個花樣相聲。
上台先給觀眾跳段霹靂舞,跳完霹靂舞,就抱著吉他跟底下觀眾嘮嗑。嘮到差不多了,就趕緊把最響的幾個包袱抖出來。
得了,一台相聲就這麼說完了。
在整個相聲行業不景氣的時候,于謙用一種玩兒的態度,把相聲說了下去。
但即便如此拚命地演出,還是無法改變整個劇團活兒都少的可憐的事實。于謙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只有一塊二,幹啥都不夠。
回到家,于謙聽到媳婦的一句 「咱什麼時候要孩子呀?」于謙摸摸自己薄薄的荷包,決定暫時放下對相聲的熱愛,轉到影視行業闖蕩一下。
就這樣,于謙成了專門跑龍套的。
他在《編輯部的故事》里扮演一名警察
在《武則天》里扮演路人甲
在《漢宮飛燕》里扮演殺手車夫
在《絕色雙嬌》里扮演一名算命先生
在《九九歸一》里扮演包小三……
為了維持生計,于謙不挑活兒,各種犄角旮旯的角色都演過。
而于謙也特別珍惜每一個機會。
有回有個哥們打來電話,說劇組急招演員,需要于謙即刻動身,到蘇州拍戲一個月。
「這對我來說就是天上掉餡餅了!」
于謙說,當時像他這樣的演員給的角色不會很重,用誰都一樣。
因此,有人推薦,那不管角色多么小,他都去!
于謙演了不少戲,還考了個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專業,但最喜歡的還是說相聲。
沒什麼工作的時候,他就喜歡和從小一起學相聲的朋友湊一塊兒,支個小桌,弄點小菜,穿著背心褲衩,用玩兒的態度說相聲,哪怕台下沒人坐著,他說著也開心。
于謙就這麼咬著牙堅持著,很多時候,他都感覺自己對相聲快絕望了,直到2000年,因為一個人的出現,于謙對相聲又有了新的希望,這個人就是郭德綱。
2000年,郭德綱到中鐵文工團尋覓一個搭檔,他找到了于謙。
兩人見面的第一句話,郭德綱問于謙,
「以前學過?」
于謙回答,
「學過,有日子沒說了。」
兩人就這麼試著合作了一回,結果這個搭檔班底就這麼定了下來。
郭德綱驚訝于于謙過硬的專業水平,他說:
「天底下,凡是站在桌子裡面說相聲的,沒一個人打得過於謙。」
他還對於謙在相聲行業不景氣時,和自己搭檔說相聲感到十分感動。
「謙哥是大富大貴的體制內演員,卻跟著流落潦倒民間的自己『私奔』,且堅持多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站在現在回頭望,我們不得不感嘆,還好於謙在最困難時候,仍咬牙堅持著對相聲的熱愛,否則哪裡還有後面的黃金拍檔呢。
現在人們都說,郭德綱和于謙實現了中國的相聲復興。但對於謙來說,被復興的,是他自己心裡最大的信仰。
郭德綱曾這麼評價于謙:
他的全部精力就是在玩兒上,他說相聲也是。他有一半是為了自己開心,台下也總是沒溜兒地耍鬧。
他的人生樂趣就是玩,說相聲也是為了好玩,他是一個懂生活的人,他的人生很快樂,也很單純,這也是他對相聲的理解。
作為老搭檔,郭德綱很懂于謙,因為于謙就是好玩兒,但他可貴的地方在於,他把玩兒玩到了極致。
你別看他在台上穿著長袍馬褂捧哏,但在後台,他抱起小狗就rock起來了。
因此,有人說,于謙的主業不是說相聲的,而是玩兒。
2017年的圍爐音樂會上,黑豹樂隊唱了首《Don't break my heart》,唱到一半,于謙頂著剛燙的捲兒,穿著皮夾克就上去了。
撕心裂肺地來了句帶京腔的「Don't break my heart」,場面一下就躁起來了。
不止如此,于謙還把搖滾唱到了德雲社的舞台。
2016年德雲社20周年慶典,于謙站在台上,音樂一響,便一把拽掉長袍馬褂,當場變身搖滾大爺。
除了愛玩兒,于謙還愛養動物。
郭德綱在相聲里調侃于謙,說他在北京大興有個「天打雷劈」寵物樂園,養了上千頭小矮馬,每一匹都傾入了于謙的骨血。
雖說是段子,但這事兒也是真的。
于謙在北京大興的確有個動物園,養了大大小小數千隻動物。
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草里蹦的,你都能在這看到。再後來,于謙有了孩子,便託人弄來小矮馬,開放馬場,給小朋友們練習馬術。
「我覺得自己現在不單是玩兒,而是幹著一項事業了。這項事業,將讓我玩兒得更開心,更有意義。」
說相聲也好,唱搖滾也罷,亦或是養動物,于謙都在玩兒,但是極其認真地玩兒。
也正因為這份認真,他把每一樣都玩兒出了彩。
就像郭德綱所說的,于謙的全部精力就是在玩兒上。在現如今這個年齡的相聲藝人裡邊,出其右者,不好找。
他是于謙,他會說相聲。
他是于謙,他會唱搖滾。
他是于謙,他會演戲。
他是于謙,他會養動物。
他是于謙,他的夢想就是玩兒。
他是個不止會說相聲的相聲演員。
—END—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出版了《行動力》《每天多出一小時》。公眾號:林小白向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