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河與大河的邏輯關係
文/師子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認知曾犯過多少邏輯錯誤?比如「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這個反邏輯、反科學的觀點,曾被很多人所接受。
荀子《勸學篇》里有句成語:「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古人對「小河與大河」關係的最早的科學論述。
實踐也證明:大河之水源自小河,小河是大河的源頭,大河只是一個吞噬小河的「蓄水池」。 小河有水大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這才符合邏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也是小河之水流向大河,有誰見過大河的水流向小河?或許你會說,「我見過!」——長江、黃河之水,不是流向下游的小河嗎?其實,那不是我們所定義的小河,那是長江與黃河的支流,它本來就屬於長江與黃河的本身
邏輯即科學。邏輯錯誤必然導致指導思想的錯誤,也會給實際工作造成危害。所以,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堅持科學的邏輯觀至關重要。
2018年7月15日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相信你也能說出幾個
關注徐老游
跟著老徐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WBlO3EBnkjnB-0zEm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