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做麵包,要用到的是一個非常基礎的麵糰,只要是學會了它,再做其他所有造型的麵包都沒有問題。
排包是麵包中最簡單的一款了,它不需要特別的造型,只需要卷一下,排列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它的成品組織非常的鬆軟細膩,口感也是綿密香甜,絕對對得起它的名字。
做麵包,最害怕的就是揉面了,面一定要揉出手套膜,這樣做出的麵包才會鬆軟,所以也就避免不了要去摔打麵糰了。 摔打麵糰是非常費力的,有可能你摔打了很久,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為了方便和省事建議還是用揉面機吧。
麵包中的糖分被我用煉奶替代了,所以這款麵包有著濃郁的奶香味,它不僅質地柔軟,而且略有嚼勁,尤其是表面的顏色更是非常的迷人。別小看這個造型,它雖然簡單,但卻有著非常細膩的拉絲組織,聞起來奶香四溢,吃起來鬆軟香甜,是一款覆蓋各年齡層次的大眾好的麵包了!
排包,用來當早餐或者下午茶都非常合適。烤麵包的香氣瀰漫著整個房間,深深的吸一口氣,就覺得香味瞬間充斥整個味蕾神經,讓人有一種忍不住想吃的慾望,幸福滿滿~
配方用量
高筋麵粉350克,雞蛋1個,白砂糖40克,煉乳40克,純牛奶180克,酵母5克,鹽3克,黃油40克
製作方法和步驟
1,牛奶先放在微波爐中加熱20秒,再倒入酵母粉,攪拌至酵母粉融化。
*溫牛奶可以使酵母的活性被快速激活,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溫度,35度左右就好,過高的溫度會殺死酵母的活性*
2,揉面機桶內,依次放入高筋麵粉350克,化開酵母的牛奶,雞蛋1個,白砂糖40克,煉乳40克,鹽3克。
3,先開低速攪拌,約3分鐘後,轉中速,持續攪拌至麵糰光滑有韌性。
*攪拌的過程,就是水與麵粉相互融合的過程,也是麵筋形成的過程*
4,如何才能知道麵筋是否形成呢,可以檢查一下麵糰的狀態,用手輕輕拉開一個小麵糰,會出現這樣的麵筋膜,不易破,這表示麵糰狀態剛剛好。
*如果覺得拉麵團有阻力,表示麵筋還沒有擴展開;如果覺的拉麵團會有點沾手,可以給手抹點食用油,這樣光滑的雙手比較容易操作*
5,將麵糰摁扁一下,放入軟化的黃油粒,用面將黃油包起來,先低速攪拌至黃油融於麵糰中,再轉中速攪拌至黃油完全被吸收,麵糰光滑有彈性。
*黃油包入麵糰中,會使黃油被快速的帶入麵糰中,更快速的被融入麵糰中*
6,持續攪拌至能拉出一個這樣的手套膜。
*這次拉膜要比加黃油前更容易,黃油會軟化麵筋,增加麵糰的延展性,所以拉出的手套膜會更加細膩、更加薄*
7,將麵糰收圓後放入小盆內,覆蓋保鮮膜,放置溫暖處發酵,發酵至兩倍大小,用手指戳個洞,不反彈也不回縮,代表發酵剛剛好。
*保鮮膜的作用是防止發酵過程中水分流失;如果是直接放到發酵箱,就可以不用覆蓋保鮮膜了,發酵箱內的濕度足夠了,發酵箱溫度一般是36,濕度是82左右*
8,發酵完成的麵糰拖至揉面墊上,揉壓排氣,當麵糰變成發酵前的樣子就是排氣完成。
*發酵就是讓麵筋有一個舒展的過程,舒展完成後麵糰中會有氣,就像呼吸一樣,吸進來的空氣也要全部排出,讓麵筋更加均勻。排氣的過程可以用揉壓的方法或者擀開都可以,如果是擀開,一定要從中間向外擀,不可以來回擀,會把麵筋弄斷*
9,排完氣的麵糰搓長,切成12等份。用手將麵糰滾圓,覆蓋保鮮膜鬆弛10分鐘。
*滾圓的過程其實就是四個指頭和虎口相配合的把麵糰往下往裡收圓,它是最快、最有效的一個整形方式*
10,鬆弛完成後,取一個麵糰,摁扁,用擀麵杖擀長,然後翻過來,底端儘量壓薄,從頭向下捲起來,卷的緊實一點。
*卷的過程要用四個指頭向下卷,每卷一圈,就要用手指往前推一下,這樣才能卷得緊密,發酵後才不會塌陷*
11,卷好後要整齊排列在烤盤內,長度儘量保持一致,如果卷的過程中導致長度有偏差,可以搓一下,使長度一致就好,烤盤底部要鋪油紙或者油布。
*送入溫暖處發酵,如果是室溫發酵則一定覆蓋保鮮膜,防止水分流失造成干皮*
12,發酵完成後,表面刷全蛋液,均勻的、薄薄的刷一層就好。
*雞蛋液打的不均勻?沒有關係,攪拌以後過濾一下就可以了*
13,送入烤箱進行烘烤,上下火180度,中層,烘烤18分鐘,表面金黃色出爐。
*每個烤箱的溫度不一樣,烘烤時間也不一樣,根據自己烤箱設定時間。時刻觀察著麵包上色的情況,發現顏色夠了要及時加蓋錫紙*
14,烘烤出來的麵包微震一下,放置涼網上冷卻。
*麵包經烘烤升溫膨脹而產生熱氣,震動是為了使麵包內部的熱氣快速排出,很好的形成內部結構,而且讓麵包快速定型、不收腰、不回縮*
15,稍微冷卻就可以脫模了,排包的表面有硬硬的金黃色的外殼,那是因為高溫所致,冷卻後就會變軟了。
*如果想讓麵包表面是柔軟的,可以刷一層黃油,通過油脂讓麵包變軟*
16,輕輕掰開,可以看到綿軟的拉絲效果。
17,排包入口綿軟,但卻有嚼勁,而且好吃又營養。吃不完的記得要裝入保鮮袋密封保存,2-3天內吃完就可以。如果做多了,可以冷凍起來,吃之前解凍,然後120度烘烤10分鐘,就跟剛出爐一樣了!
1,做麵包的麵糰為什麼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如果沒有手套膜,那烤出來的就不是麵包了,而是烤饅頭,手套膜代表麵糰的拉力和粘性,也代表麵包的柔軟程度。其實只要出筋了,也能做出不錯的麵包,但是有手套膜的話,效果要好很多。
2,做麵包為什麼要加黃油?不是一定非要加黃油,也可以加入其他油脂,只不過黃油可以增加麵糰的奶香味,做出的麵包才會噴香好吃。
3,做麵包為什麼需要醒發兩次?因為二次醒發可以使麵糰更加彭松,而且做出的麵包口感和味道都會更好。
4,烘烤麵包的時間是固定的嗎?不固定的,要根據每個烤箱實際的溫度情況而定。
5,為什麼麵包出爐要震一下?簡單來說,震一下是為了讓麵包定型、不塌陷、不回縮。因為麵包在高溫的烘烤中內部會產生一定膨脹的氣體,震一下會使這些氣體快速的排出來,使麵包內部組織更好。
結語
無論何種花型的麵包,只要是麵糰揉好了,做什麼造型都是沒有問題的,這個麵糰是基礎的,只要學會了它,那麼任何花型都難不倒你了!
我是@悅食萌點,定時分享美食,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者是建議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以示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