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諾才能釀造出真正的葡萄美酒

2019-09-21     大羅言酒

皮諾(Pinot)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葡萄品種,關於其確切起源一直是一個未知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至少擁有數個世紀的發展史,這使其有了充足的時間來變異。

時至今日,衍生的變種中主要有黑皮諾、灰皮諾(Pinot Gris)、白皮諾(Pinot Blanc)、莫尼耶皮諾(Pinot Meunier)、坦圖爾皮諾(Pinot Teinturier)和早熟黑皮諾(Pinot Noir Precoce)這 6 大常見品種。其中,黑皮諾的歷史最為悠久,堪稱皮諾家族的大哥大。

一直以來,黑皮諾都在勃艮第廣泛種植,當地關於黑皮諾的克隆品種也是不勝枚舉。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為了控制病毒的蔓延,法國人開始研究一些抗病毒的黑皮諾克隆品種。

最早的克隆品種有顆粒較大的 Pinots Droits,不過該品種重量不重質,最終導致了災難性的結果。隨後,上百種優質克隆品種誕生,在全球黑皮諾產地廣泛採用。其中,最受歡迎的克隆品種編號有 113、114、115、667、777 和 828 等。

儘管這些品種是為特定屬性而克隆出來,但大體上它們的顆粒都較小,因此和那些以種植在歐洲之外的黑皮諾品種克隆而來的葡萄相比,這些克隆品種能生產許多更為濃郁複雜的葡萄酒來。比起重單寧,喝到嘴中感覺很厚重的赤霞珠,黑皮諾那伴著新鮮活潑花果香,順滑輕盈沒啥負擔的口感更適合炎熱的夏天,一口就能澆滅你心頭的燥熱。

蔡瀾說:「喝烈酒的人,到了最後,一定喝單一麥芽威士忌。而喝紅酒,到了最後,一定以法國的勃艮第(黑皮諾)為首,天下老饕都一樣。」

這話有兩層意思——

其一,黑皮諾的美並不那麼容易理解,沒有一定經驗,並不能喝出它的好。

其二,黑皮諾的品質冠絕葡萄酒。

確實,名頭最響的葡萄品種是赤霞珠,但如果讓人們下半輩子只能喝一種葡萄酒,相信最多的人還是選黑皮諾,這是個值得用一輩子去探索的品種。

99%的人都會認為黑皮諾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區是勃艮第。但其實,香檳才是黑皮諾最大的產區。大部分香檳由黑皮諾,霞多麗,莫尼耶品諾3個品種混釀而成,但瓶子上通常不會標明釀這瓶酒的葡萄品種。

因此人們都沒有想過自己的香檳里有多少黑皮諾。再加上大部分香檳的黑皮諾只輕微壓榨,根本沒有任何顏色,看起來都是「白葡萄酒」(除了少數桃紅香檳),人們更加無法把黑皮諾和香檳聯繫起來。

另外,雖然法國是黑皮諾的起源地,但黑皮諾的總產量在法國依然排不上號,僅僅是法國的第7大品種,若論最愛黑皮諾的國家當屬瑞士!

在最昂貴國際均價葡萄酒的榜單上,黑皮諾長期霸榜。但在拍賣市場,黑皮諾並不是那麼吃香。全世界最昂貴的10瓶拍賣酒,沒有一瓶是黑皮諾。赤霞珠和波爾多仍然是這個市場裡的最大贏家。

1992年Screaming Eagle:落槌價500000美金/瓶(摺合大約340萬人民幣),其它的還有1947白馬(304375美金,下同),1869拉菲(230000),1787瑪歌(225000)等等。原因很簡單,黑皮諾被市場追捧價格起飛,也就是這2、30年的事。

高價拍賣的酒年代通常都更久遠,出名的歷史也更久。和普通市場不同,拍賣需要酒商和高端藏家建立起收藏庫,方能在某個領域形成有規模的拍賣市場,然後逐漸抬升這個領域的拍品價值。

黑皮諾品質差別之謎:

你可能知道,黑皮諾水平好的特別好,差的也真是特別差。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葡萄品種能有黑皮諾這樣的品質差距了,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 黑皮諾極其愛變異,導致黑皮諾有超過50個克隆品系。每個克隆品系都有自己的味道特點和適應的氣候。大部分釀酒師完全搞不清哪個品系更適合自己的酒莊。然後等研究好了一個品系時,又會發現黑皮諾特別難種!!!

1. 黑皮諾果實的味道極難控制。一點點風土的改變,就能被黑皮諾敏銳的反應出來。氣候熱了不行,果醬味倒胃口;冷了也不行,直接釀出小酸水。黑皮諾果實還極為緊密、不透氣,容易受到黴菌的威脅,更要命的是一顆腐爛就會威脅整串葡萄。

2. 釀酒更是困難。能把黑皮諾釀好的釀酒師,肯定是水平最高的釀酒師。好黑皮諾最大的魅力:空氣般輕飄柔美,但又充滿了硬實力,這根本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正是因為如此,把握黑皮諾的平衡才如此困難。但在頂級釀酒師手裡,黑皮諾就是能同時做到這樣相反的兩個特點,也只有黑皮諾能做到。

在 2004 年的電影《杯酒人生》中,主角保羅•吉亞瑪提(Paul Giamatti)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黑皮諾愛好者,這很快就引起了美國乃至全球愛好者對黑皮諾的廣泛關注。自那時起,黑皮諾葡萄酒的產量和銷量都有了爆炸性的增長,受到了世界各地粉絲的狂熱追捧。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ATKZG0BJleJMoPMfa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