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驚!有人把頭掛在樹上鍛鍊?專家緊急提醒

2021-05-25   瀋陽網

原標題:吃驚!有人把頭掛在樹上鍛鍊?專家緊急提醒

公園裡面鍛鍊的人越來越多,

但你聽說過把頭部吊起來

能治療頸椎病嗎?

在鐵西區興華公園內,

就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下巴上套著一個東西,

雙腿雙腳離地,

身體在空中來回擺盪。

5月24日,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

這是一位姓孫的先生髮明的

治療頸椎和腰椎病的方法,

這種看似很危險又驚人的鍛鍊方式及工具,

還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一群人吊著下巴「盪鞦韆」

在鐵西區興華公園西北方向一棵粗壯的大樹下,記者找到了吊著下巴鍛鍊的人群。18時左右,公園內吃完飯散步的人越來越多,來鍛鍊的人也跟著增加,不一會兒就有將近10人嘗試。

記者看到,掛在樹上的帶子較寬,掛在樹上呈U形。在帶子下部四分之三段有一個類似鐵質的橫樑,帶子最下面還有一個套下巴的墊子,能支撐起身體全部力量。鍛鍊者的動作十分嫻熟,把帶子套在下巴上,雙腳騰空後就開始自如地搖晃身體,有熟練的鍛鍊者甚至可以倒立懸掛,身子在空中呈蹬車姿勢。

記者詢問了兩位鍛鍊者,他們都表示頸椎疾病緩解了不少,基本治好了,頭暈目眩的症狀沒有了。「我當初也是聽朋友說的,利用的牽引器的原理。剛來時,看他們的鍛鍊方式確實嚇一跳,後來慢慢試了一次,覺得不可怕,還挺舒服,後背都伸展開了。」

鍛鍊者悠閒自在地掛在樹上晃著,但圍觀者大多還是對他們的鍛鍊方式瞠目結舌,「往前仰一下不就勒脖子了嗎?往後仰一下就掉下來了,怎麼看都危險。」「體重大的,頸椎沒治好,脖子再抻壞了,下巴也容易脫臼啊!」但是鍛鍊者全然不顧圍觀者異常的眼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鍛鍊方式中,也有一些大膽的市民上前要求嘗試。

發明者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發明者孫先生說,自己今年57歲,以吊式牽引器的方式鍛鍊已經好多年,至今沒有出現過意外,而且治好了很多人的頸椎病。為此,孫先生申請了《一種新型活動頸椎牽引器》的實用新型專利。

孫先生介紹,早些年自己的肩頸有問題,在日常鍛鍊中尋找和積累經驗,各種治療方式都嘗試過,但還是覺得牽引器最有效果。所以,根據牽引器的原理,發明了吊式牽引器。該牽引器除了針對頸椎和肩部問題之外,甚至還可以修復頸椎和腰椎等疾病。很多人知道孫先生的發明後,都慕名前來體驗。孫先生表示,無論是誰來體驗,都是免費的,不收錢。

一位從外市來的患者稱,自己已在全國各地嘗試很多頸椎治療方法,「當時都能緩解,不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會再犯。我朋友提到這種鍛鍊方式,我就特意開車過來看看。」

「我是頸椎狹窄,兩條腿走路費勁。從視頻網站上看到這個地方,決定過來嘗試,每天大約坐一個半小時公交車,今天是第5天,感覺邁步時兩條腿都有力量了。」一位60多歲的老人說。

各方觀點

市民:多數人覺得這種鍛鍊有風險

記者隨機採訪一些圍觀者對於這種治療方式的看法,多數人表示嚇人,不敢輕易嘗試。有圍觀者稱,只要不是下雨天,他們天天都來,雖然經常能看見他們鍛鍊,但是每次看都捏著一把汗。「聽說是發明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人治好了,也有很多人來試練。我頸椎和腰椎都不好,觀望半個月,還是不敢嘗試,怕把下巴抻脫臼了。」

另一部分人表示,可以再發明個懸掛的儀器,給鍛鍊者增加保險係數。還有一部分人表示,這種鍛鍊方式對樹的傷害太大。

專家:懸吊力度一旦掌握不好容易二次受傷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綜合外科譚志剛主任介紹,牽引器懸吊對頸椎病有一定緩解作用,對椎間盤壓力有減小作用。「但是牽引懸吊本身存在一定風險,容易造成頸椎小關節錯位,頸部肌肉拉傷,特別是老年人有高血壓、心臟病或者頸椎退行性病變、椎動脈病變的患者,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大危險,貿然懸吊,力度很難掌控,容易二次受傷,甚至造成不可控的後果,還是建議到專業醫院的骨科或者康復科,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健康指南

日常可做頸部保健操

譚志剛表示,頸椎病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要急於治好,日常要多注意保養和做一些頸部保健操。

1.探仰頭式:下巴靠近胸部,保持姿勢5秒,把頭緩緩後仰保持5秒,恢復坐姿,連續做2—6次。

2.轉動肩關節式:肩關節由前至後連續劃圓,然後反方向,重複4—6次,速度不要太快。

3.旋轉頭部式:從左到右旋轉頭部,然後反方向2—6次。

4.摸耳式:將左手上舉越過頭摸右耳,換手做4次。

來源:瀋陽網

編輯:陳籽初

出品: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

剛剛發布,遼寧最新疫情!昨夜,這一幕刷遍朋友圈!

放假通知!不調休!

剛剛公布!瀋陽29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