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楊根思,他的家鄉在泰興

2020-10-19     朱文鑫

原標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楊根思,他的家鄉在泰興

我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英雄兒女》。片中有一位堅守陣地,與美軍戰鬥到最後一刻的英雄,他喊出的「向我開炮!」令人震撼,影片中他叫王成,其原型就是江蘇泰興的楊根思。

一直想去泰興看看,因為這裡有一位共和國成立以來最感動中國人物——抗美援朝的影響楊根思,於是,在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我走進了泰興根思鄉——楊根思的家鄉,緬懷這位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在軍旅生涯中,歷任新四軍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解放軍副連長、連長等職。先後參加淮海戰役等大小數十次戰役戰鬥,擅長爆破,多次榮立戰功,1950年11月29日在朝鮮戰場阻擊美軍南逃任務戰鬥中犧牲,時年28歲。

走進烈士陵園內,一株百年的銀杏樹在秋風中頂天立地、就像是永遠不倒的戰士, 石碑上陳毅敬題的"楊根思烈士碑"6個大字蒼勁有力,背面鐫刻有敘述烈士生平事跡的碑銘記;一尊巨大的烈士塑像再現了楊根思犧牲時的壯烈情景,左手握拳、右手緊抱炸藥包,沖向敵群,撼人心魄;陳列室正面懸掛著張愛萍親筆題寫的"楊根思烈士紀念館"橫匾,介紹了楊根思的成長曆程,聲光電一體化陳展了烈士的各種遺物和珍貴圖片;中間的碑亭留下了彭德懷的石刻墨寶:"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願軍的模範指揮員--楊根思烈士永垂不朽";園後歇山式工字殿紀念堂及圓丘式衣冠冢顯得格外壯觀。陵園四面環水,園內青松挺拔、翠柏蔥鬱,草坪內鮮花簇擁,芳香沁人,環境典雅優美、莊嚴肅穆。

2009年3月2日,楊根思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英雄壯舉,並非偶然。1944年,楊根思參加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軍後,他歷任班長、排長、連長,靠自身過硬的素質和膽識,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經歷了300餘次炮火洗禮,屢立戰功,部隊里傳揚著他「爆破大王」的美名。

1950年11月29日清晨,朝鮮長津湖下碣隅里外圍東南面的小高嶺上,震耳欲聾的飛機在天空中盤旋,地面上硝煙瀰漫,熊熊燃燒的烈火之中,防禦工事早已被炸成了平地。奉命扼守住這片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20軍58師172團3連在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連續8次的狂轟濫炸之下,只剩下連長楊根思一人。

面對敵人即將發起的第九次進攻,楊根思默默收攏了陣地上所剩的全部武器--一包10斤重的炸藥,一顆手榴彈,一支駁殼槍。眼看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投出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隨即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拼盡全力衝進敵群。

伴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楊根思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28歲,連同迎面而來的美軍一起消失在了煙霧之中。楊根思用他年輕的生命捍衛了小高嶺陣地,也為奪取戰役勝利贏得了時間,堅守了軍令狀里「人在陣地在」的誓言。

楊根思犧牲後,他生前所在連隊被命名為「楊根思連」,1953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並在長津湖畔修建了楊根思烈士陵園。為了紀念他,家鄉人民自發捐款建起了楊根思祠。

1955年,為紀念楊根思,他的故鄉「羊貨郎店」更名為「根思鄉」。1963年改為「根思公社」,1983年復置為「根思鄉」。

楊根思部隊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命名,也是我軍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連隊。70年前,在赴朝作戰前的動員會上,身為一連之長的楊根思喊出了振聾發聵的「三個不相信」,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70年來,「三個不相信」精神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70年來,數百萬名參祭者來到楊根思烈士陵園,緬懷先烈,「三個不相信」精神激勵著無數人。2009年9月14日,楊根思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fMRQXUBURTf-Dn5cT_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