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蔡邕故里。在杞縣城南25千米圉鎮西門街(舊稱伯喈胡同)路北。蔡邕(133~192),字伯喈,東漢陳留圉(今杞縣圉鎮)人。少博學,妙音律,善鼓琴,好辭章、數術、天文,擅書法,歷遷議郎。建寧中(168~171年)拜郎中,奏定六經文字,自書鐫碑立於太學門外。後事董卓,三日三遷,拜左中郎將,於故里興土木,擴宅第。卓死受株,死獄中。代久年湮,其宅早成廢墟。1926年燈節時,發現其宅路旁地下有兩個漢磚旗杆墩子。
蔡邕之女蔡文姬(約177~249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文學家,精於天文數理,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附:
蔡邕蔡文姬紀念館
蔡邕蔡文姬紀念館坐落在圉鎮鎮西關外,鄰省道213,建築面積480平方米,總投資50萬元。該紀念館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副總編李旭先生於2006年創辦。其目的是紀念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保留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繁榮家鄉文化事業,促進經濟發展,並以蔡邕蔡文姬紀念館為引領,創建"蔡邕蔡文姬故里"旅遊開發項目。
館內主要展品內容有:蔡邕蔡文姬生平資料、主要文獻與成就、蔡邕的各種著作和書法作品、蔡文姬的彩色噴繪圖100餘件、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蔡文姬《悲憤詩》等,另有漢代各種陶瓷、生活用品。
7.徐氏牌坊。徐氏牌坊坐落於杞縣坊子街東端三源井西側10餘米處,系過街牌坊,用純青巨石砌成,高7.7米,寬7.2米,底部為巨型奠基石墩,鑿有深槽,石柱嵌鑲其間。坊分3層,坊門3楹,底層高4.33米,中楹闊4米,中間車馬行人暢通無阻。中層高約1.66米,鐫刻"天賜褒寵"4個醒目大字。上層高約1.33米,鐫刻"聖旨"斗大方字,四周襯雕騰龍圖案。兩側立柱通身雕飾漁、耕、樵、讀四景。每層頂端覆蓋大瓦形青石。牌坊規模雄偉,氣勢磅礴,結構嚴整,造型優美,材料堅純,堪稱東樓十大牌坊之最,為過街牌坊之佼佼者,即鄰城異邑也未有與之媲美者。牌坊歷明、清、民國500年,迭經風雨、雷電、地震、兵燹,仍屹立如初,為縣城一大景觀。1958年"大躍進"中,作為燒石灰原料被拆除凈盡,葬身灰窯。
老徐莊徐鳴鶴為明萬曆年間山東道監察御史,其子徐元亦擢陛陝西道監察御史,經兩院移文,皇恩敕諭,建父子同朝雙御史牌坊,以示褒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