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寶寶嘴上說著已經快在家憋瘋了,無比想念上班的生活,但是真的復工的話,相信大家還是更愛休假吧。今天,老闆通知「復工了」,突然感覺心情不好了,畢竟人生中的「寒假」並不多見。大好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此時甚是懷念居家練就「廚師」的好日子。當然,房貸、車貸還是要還,老闆和客戶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儘管心痛,還是要打起十分精神,準備開工。
然而,當很多人幹勁十足投入工作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好像不聽使喚了。「頸肩痛」和「腰背痛」阻止了「復工」的進程。其實,有時候疼痛不僅僅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筆者認為,不管是「頸肩痛」還是「腰背痛」,原因都與假期間我們的生活狀態有關。玩微信、聊QQ、刷抖音、聽音樂、追劇、發獃……我們的生活內容就是如此簡單,但它們的共性在於——靜止大於運動!
從醫學角度分析,看似「靜止」狀態的我們,身體上的肌肉卻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因此,這種假期後的肉體疼痛表現,應該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綜合徵」。
肌肉疼痛是最常見的就診主訴
以下幾點認識需要提醒所有人注意:
1、骨科門診有1/3的患者是因肌肉骨骼疼痛前來就診的;
2、年輕人群中大多患者因為頸肩痛或腰背痛就診;
3、很多患者自己誤認為患有頸椎病或腰椎間盤突出症;
4、在人生命中有85%的人至少出現過1次這樣的疼痛。
因此,肌肉疼痛常常被大多數患者誤解,其實多數情況是肌筋膜疼痛綜合徵。
該疾病的疼痛特點:
1、局部疼痛,不會出現遠處的放射痛;
2、局部按壓時疼痛明顯;
3、休息、尤其是改變姿勢時,可能疼痛緩解;
4、疼痛有時可以找到明顯的觸發點。
因此,了解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疼痛特點有利於與其他疾病鑑別。
除疼痛外,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活動受限。原因在於,患者因懼怕疼痛而間接引起的活動受限,比如轉頭受限、彎腰受限、屈腿受限等。
原發的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發病部位包括:頸部、上、中或下背部、肩部、髖部、盆底、胸壁等。當然,還有一類繼發性肌筋膜疼痛綜合徵,多與使用其他藥物有關,比如免疫抑制劑等,其可能表現為全身多處疼痛。
頸肩痛常被誤診為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常有疼痛表現,但多為上肢遠端、雙手的疼痛或麻木,伴有指尖感覺異常等。
而頸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疼痛多位於頸項部兩側的肌肉,多表現為疼痛伴酸脹感。
腰背痛常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見的疼痛多在下肢,常沿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放射至足背外側等,腰部症狀不明顯。
而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疼痛多位於腰部脊柱兩旁的肌肉。
肌肉及骨骼的結合處是關鍵點,因為人體的運動是通過肌肉牽拉骨骼實現的。肌肉接觸點受到持續的收縮活動刺激,從而導致疼痛感受器局部缺血、缺氧和神經生理學改變,從而引起疼痛敏感,最終將疼痛感受引向到接觸點的深部。因此,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疼痛點多位於骨骼的肌肉附著點附近。
人體的每個動作都是在肌肉的收縮或舒張的幫助下完成的。人體最簡單的動作——站立,就是在伸肌和屈肌的共同平衡下實現的。
比如:豎脊肌是強有力的軀幹肌,兩側收縮可使脊柱後伸,並可仰頭,對維持人體的直立姿勢有重要作用。臀大肌可以維持身體平衡,防止軀體前傾。
雖然處於「靜止」狀態,但是肌肉仍處於激活、發力狀態。肌肉在靜止狀態的持續發力就會通過上述機制引起疼痛。
因此,長期處於靜止狀態,如長期從事文案或設計工作、長期從事駕駛工作的人,易出現頸肩痛或腰痛。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發生與很多生活中的因素有關,包括:提拉重物、反覆彎腰、扭轉身體、重複運動、長時間持續的姿勢,如頭部傾斜或低頭以及心理社會壓力因素等。
因此,人們需要了解這些因素,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避免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出現。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的診斷不依靠影像學檢查。但是,影像學檢查(X線、CT、MR、超聲等)的目的是為了排除其他疾病,如: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纖維性肌炎等。
肌筋膜疼痛綜合徵治療的基礎是非藥物治療。
建議繼續常規的運動,以持續緩慢的肌肉牽拉運動為主,逐漸恢復肢體的活動範圍。運動的原則以輕緩、有限為原則。
具體運動方式可參照下圖
運動過程中一旦出現疼痛加重,建議繼續緩慢輕柔拉伸肌肉,避免給患者增加緊張心理。
不建議進行力量訓練,因為力量訓練可能加重肌肉與骨骼附著點的應力,從而加重病情。
此外,適當熱敷也有助於炎症的消散和疼痛的緩解。
筋膜疼痛綜合徵通常需要藥物鎮痛治療。以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為例,給藥方式包括外用和口服兩種。外用藥物不通過消化道給藥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而口服 NSAIDs在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的治療中也占據核心地位,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主要包括傳統的NSAIDs和COX-2抑制劑。NSAIDs對於各類骨骼肌肉疼痛均有效,且鎮痛效果要強於對乙醯氨基酚。
但傳統NSAIDs需要注意胃腸道、心血管風險等。相反,COX-2抑制劑的胃腸道風險明顯降低,具有比傳統NSAIDs更好的安全性。此外,其他類型鎮痛藥物還包括:對乙醯氨基酚、阿片類藥物、曲馬多等,具體藥物使用問題建議遵醫囑。
抗「疫」復工,其實我的痛苦更多來自肌肉骨骼疼痛。筋膜疼痛綜合徵形成的原因在於假期中的久坐或休息。
我們需要認識到:「靜止」是導致肌肉疲勞的原因,多一份運動,少一份疼痛。相信,假期的最後幾天,我們可以給自己找到不少有價值的運動項目,令如今「靜以修身」的生活樂在其中。
讓「靜止」的生活遠離我們,復工自然也OK,我們就可以再次回到煙火十足的人間。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邢丹
轉載須獲授權
圖片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文章僅供參考和學習分享
一切視患者自身情況和以專業醫生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