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簡單說幾個真實案例吧!
A公司主營幼兒教育,因為公司新辦老闆不重視財務,請了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新人負責記帳
帳記的很亂,前期開辦費她當成固定資產入帳,開班收的培訓費直接轉為收入。專業的會計都知
道,這帳記反了。前期的開辦費應該進費用,最多裝修費可以分期攤銷,培訓費要與房租、老師工
資配比結轉收入,不能說你什麼沒幹就把未來一年的培訓費全算在當期,這麼算帳公司頭一年利潤
相當可觀。
老闆很高興,第二年立即擴大再生產,又租了幾個店面,想大賺一筆,後來想想又不對,公司報表
上是賺錢了,帳上現金怎麼一直在減少呢?最後找事務所清理帳務,一算才知道,不僅不賺錢,還
賠了不少,但店面已經租了,退了還要付違約金,騎虎難下。
二、B公司是一家老國企,財務負責人也是老會計,責任心很強,這兩年國家對三公經費要求很
嚴,她也嚴格按上面要求辦,不該報的費用堅決不給報。公司其他同事對她意見很大,舉報信不
斷,說她不符合任職資格之類,年底考評打不合格。領導沒辦法,把老會計調離了,換了個新人。
因為有前車之鑑,新人很好說話,報銷方便多了,但年底一算帳,利潤下來了。上面很奇怪,派了
專項組去查,發現了很多問題,最後對整個公司都進行了處分,績效獎全沒了,不該報的費用要退
回,財務和相關責任人都被處分。
三、C公司是加工製造企業,向上游買材料,向下游銷售產品,但往來款缺乏管理,採購向上游供
貨商付款都是提前打款,因為供應商資金困難,不付錢人家不給貨:銷售向下遊客戶銷售,發了貨
還收不到錢,要放半年甚至一年的帳期,因為客戶要把貨賣了才有錢付貨款。
年底一算帳,紙面上利潤還行,現金流是負的,應付帳款很少,應收帳款掛了很多。我就不明白
了,供應商困難要預付款可以理解,但對客戶來說,C公司也是供應商呀,為什麼就不能先收款再
發貨呢?這是管理問題,但也需要財務把關
上面的幾個例子,有核算問題,有對內管理問題,有對外管理問題,可能看起來不是什麼驚天動地
的大事,但都是財務的基礎工作。你說它枯燥,幹起來沒有成就感我承認,但你說它對企業的經營
發展沒有意義,我不承認財務工作不是銷售,不能風風光光地走到台前與客戶打交道,賺多賺少都能看得見;也不是人力資源部和辦公室,前者有權,後者為領導服務,都是好位子。
但是,一家企業沒有財務是不行的。財務是平衡器,當各部門都在打自己的小九九,為個人謀求利
益最大化的時候,一位有責任心的財務可以讓他們的小心思都收起來,他們會想,這件事不能做
因為財務不讓,那件事也不行,因為財務會把關。
所以看起來財務一直在辦公室坐著,和數字打交道,其實企業的經營管理一直都有他們的身影。把
握企業發展方向說的有點大,但說財務與企業發展命運息息相關,還真是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