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新占領C位,懸疑劇之風還能刮多久?

2020-07-20     刺蝟公社

原標題:上半年重新占領C位,懸疑劇之風還能刮多久?

相比於前兩年的低迷,懸疑劇在今年攻城略地,重新占領C位。

作者 | 陽雪

編輯 | 楊晶

周浩暉已經有五年沒有寫新作品了,但是作為國內懸疑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他並沒有被市場遺忘,最近想要找他合作的影視公司驟然增多。

「影視公司都是跟著市場風向,今年懸疑題材又是風口了。」周浩暉對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正如周浩暉所說,上半年的國產劇之光,非懸疑題材莫屬。《河神2》豆瓣7.5分,《隱秘的角落》8.9分,《十日遊戲》7.4分,《唐人街探案》7.2分。

當國產劇的豆瓣評分普遍仍在7分以下徘徊時,懸疑劇卻在今年上半年異軍突起,不僅相關題材不斷湧現,更是不乏一些流量與口碑雙豐收的佳作。

相比於前兩年的低迷、沉寂,懸疑劇在今年的網劇市場中,攻城略地,重新占領C位。

從高光到低谷

作為網劇市場中的元老級成員,懸疑劇近幾年的表現如同一條波浪線,起起伏伏。

2014年,在網劇市場尚屬一片混沌、《屌絲男士》一類的段子劇統治江湖之時,《暗黑者》橫空出世。

該劇改編自周浩暉的暢銷小說《死亡通知單》,由導演周琳皓執導,郭京飛、李倩等主演,以單元劇的形式講述了警方成立的專案組與神秘兇手「暗黑者」鬥智斗勇的故事。

圖源:豆瓣

《暗黑者》播出後,播放量一路走高,收官時全劇播放量突破4億,收割了各大網絡榜單的首位,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高達8.1,被冠以「網絡懸疑劇鼻祖」的名號。懸疑劇自此在網絡市場開始占據一席之地。

此後的兩年間,各大視頻網站紛紛開啟自製劇精品化路線,一改網絡劇粗製濫造的局面,懸疑劇的製作質量也隨之不斷升級,風格逐漸向美劇靠攏。在此期間,誕生了如《心理罪》《法醫秦明》《餘罪》等流量與口碑雙豐收的優質劇集。

時間來到2017年,懸疑劇迎來了高光之年。《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和《河神》三部作品將國產懸疑影視劇推向了一個高潮。

《白夜追兇》在豆瓣上獲得了9.0的高分,至今在該題材類型中都處於難以超越的地位。後二者也取得了8.2分的好成績。三部劇分列當年評分最高大陸網絡劇集的第一、四、五名。那一年,也是懸疑劇類型發展最為寬泛的一年,既有《鬼吹燈》這樣主打懸疑冒險的題材,也不乏《河神》《無心法師2》一類靈異懸疑作品。

那幾年,懸疑題材的勁頭在網劇市場中一時無兩。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從2015到2017年,懸疑劇的播放總量持續走高。2015年的總播放量為374億,2017年上升至925億,單劇平均播放量也從9億上漲到17億。

2018年是個分水嶺,迎來高光時刻的懸疑劇迅速走入瓶頸期,陷入了「低播放量、低口碑」的泥潭,「爆款」神話難以為繼。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懸疑網劇的單劇播放量僅為6億,創4年來新低。口碑方面,《原生之罪》《法醫秦明2》《無主之城》等劇集紛紛在及格線徘徊。

周浩暉認為,前兩年懸疑題材的低迷與市場跟風、資本化的過度開發不無關係,導致該題材不斷重複失去創新能力。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懸疑劇審查制度不斷收緊,或許是前兩年缺少爆款的原因。

創作土壤仍待培養

2020年,懸疑題材再次以高調姿態重回觀眾視野。前不久,先是愛奇藝宣布將「奇懸疑劇場」升級為「迷霧劇場」,公布了包括已經播出的《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在內的6部短劇。此後,優酷也公布了「懸疑劇場」片單,推出了《冰雨火》《失蹤人口》《迴廊亭》等14部劇。

從這些待播劇目中,不難發現幾位熟悉的身影:東野圭吾、紫金陳等人的多部作品被改編。

據統計,在東野圭吾至今創作的90多部作品中,已有近20部被中國的製作公司買下。紫金陳也成為IP「供血」的大戶,除了已經播出的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無證之罪》和改編自《壞小孩》的《隱秘的角落》外,改編自《長夜難明》的《沉默的真相》也在待播名單中。

成熟的IP作品一向是國產劇的主要「供血庫」,但是相比於其他題材原創作者不斷湧現,懸疑IP似乎有供血不足之象。

「國內的懸疑原創市場不能說剛起步,但也就是處於剛繁榮的階段。」周浩暉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說。

「我認為往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事實上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懸疑是一個經久不息的流行題材,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但是國內這類作品比較少,大家比較關注的都是國外的作品。」

紫金陳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也曾表達過相同觀點。他在開始寫懸疑小說前,曾進行過市場調研,他發現世界範圍的類型小說中,推理類小說占有最大的市場,但是在國內市場中,東野圭吾的書一直霸占著各種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國內推理小說很難上榜,叫得出名的推理小說更是沒幾部。市面上的推理小說,大部分是模仿歐美、日系的古典推理。

直到近幾年,隨著紫金陳、周浩暉、雷米、秦明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懸疑暢銷書作家的湧現,國內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才逐步崛起。

以《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為例,該書於2014年出版,當時並未引起廣泛關注,銷量也不算大。直到近期《隱秘的角落》播出後,銷量攀升,在電商平台一度賣到斷貨,甚至在噹噹上,銷量已經超越東野圭吾。

在噹噹飆升榜中,紫金陳系列小說位列榜單第五位

圖源:噹噹

周浩暉認為,原創市場的匱乏是由懸疑題材本身創作的門檻決定的。門檻不僅體現在專業性上,也在於此類型難以自我複製。

「有些類型的小說,是可以自我複製的,它會有一套成熟的可操控化的創作套路。但是懸疑小說就是堅決不能讓人猜到,要有懸念吸引讀者跟著故事走下去,必須要反套路。這也就決定了它的創作難度和門檻,可能跟別的類型是不一樣的。」

懸疑劇的疊代

從早期的《暗黑者》到《白夜追兇》,再到今年成功出圈的《隱秘的角落》,懸疑劇經歷了一系列的疊代更新,觀眾的喜好與接受度也在發生變化。

2014年前後,段子劇在網劇市場中不可取代,在當時的網際網路用戶心中,喜劇因子是網絡劇創作必不可少的要素。

《暗黑者》的編劇白一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根據網絡劇監測數據報告,有近七成的網民首選的類型是喜劇類。因此,《暗黑者》在對原著劇作的改編過程中,放棄了原著原有的厚重黑暗,刻意增加了很多喜劇元素,於是有了「帥不過三秒」的男主角羅飛,蘿莉法醫、不靠譜的丁局以及永遠在搞笑的二隊等人物。

此後,以《白夜追兇》為代表的邏輯推理類的懸疑劇逐漸發展完善,觀眾不再需要依靠喜劇元素進入劇情,快節奏、劇情燒腦的風格開始盛行。

圖源:豆瓣

觀眾會隨著導演的鏡頭語言和劇情深入,跟隨主角關宏峰對於案件抽絲剝繭的分析來猜測真兇。真相越是撲朔迷離,反轉越是意想不到,越能體現出作品的精彩。

《隱秘的角落》則是另一種風格,更偏向懸疑推理類型中的「社會派」,它的側重點在於關注社會問題、剖析犯罪動機。

影評人譚飛認為《隱秘的角落》之所以能夠成功「破圈」,引起大範圍的討論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涉及到了「原生家庭」「次生家庭」「中年危機」「青少年成長」等社會焦點話題,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它展現出了社會百態,體現了在面對一些物質慾望、精神追求的抉擇時,人性是如何變化的。」

十三橙是一位懸疑題材愛好者,她閱讀過大量相關書籍,相對於燒腦的本格推理,她就更偏愛社會派。

「社會派以觀察剖析人性為核心。相反,犯罪的手段和技術反而沒那麼重要。以美劇《犯罪心理》為例,它就更注重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成長經歷來判斷一個人的行為,能更好地呈現人物的立體和複雜性。」十三橙對刺蝟公社說。

從前兩年的低迷不難看出,懸疑劇確實已經過了僅靠案子、燒腦來吸引觀眾的階段。如今的懸疑劇需要更多吸引觀眾的因素,尤其是在給予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層面上。

「我們說一個產業已經發展成熟,應該是指好的作品一部接一部,而不是幾年出一個爆款。目前懸疑題材還遠沒達到這個程度。但是,方向是對的。」影評人譚飛說。

END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BtKanMBnkjnB-0zTn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