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央媒關注武漢戰疫志願者

2020-05-03   武漢晚報

武漢進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是全國媒體的關注焦點,近兩天全國哪些主流媒體又報道了武漢?這些媒體報道了武漢哪些人和事情?小編對相關報道內容進行梳理呈現。

128步到3萬步,見證「90後」青年成長

4月26日,北京一建築工地上,和同事一起工作的甘泉勝(右) 新華社發

新華社5月2日報道了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生產技術組組長甘泉勝的戰疫故事。今年2月初,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上百家施工單位、上萬名建設工人同時施工,甘泉勝奔走其間,竭力為負責建設的病區協調物資。3萬步,是甘泉勝那段時間每天走的步數。 2019年,退伍4年的甘泉勝意外地接到通知,他被選入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預備役部隊方隊。7個月的艱苦訓練,讓他在國慶節當天走過天安門廣場。從天安門東華表到西華表,他要正步行進128步。128步到3萬步,見證了這位「90後」青年的成長。 2月3日,他瞞著父母報名前往武漢,他要和同事們一起支援雷神山醫院3個病區的機電安裝工程。在建設雷神山醫院期間,甘泉勝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簡易板房裡,他面向黨旗,莊嚴宣誓。2月13日,中建二局負責的雷神山醫院3個病區全部交付使用,甘泉勝的任務結束。他說,他沒有看到武大的櫻花,也沒有帶回紀念品,但他帶回了一枚嶄新的黨徽。

社區志願者解決居民生活難題獲點贊

程瑤(左一)與社區工作人員為社區居民分發惠民魚 據經濟日報

5月2日,《經濟日報》3版則關注武漢社區志願者。家住武漢市青山區蔣家墩社區的一位老人,突然接到同事對女兒程瑤讚譽和感激的視頻電話。原來,過年前這位老同事的女兒發燒被隔離,兩個小外孫只好送到她家一起生活。社區封閉後,家裡不多的生活物資很快消耗完,正著急之時,由程瑤負責的社區團購及時解決了她家的生活物資問題。 疫情期間,因為母親身體不好,程瑤來到父母家居住,並成為一名社區黨員志願者,幫助社區居民解決生活物資供應等一系列問題。社區工作紛繁複雜。程瑤對每一項工作都進行認真梳理,並對所負責的每一項具體任務都做出應急預案和分項活動方案,井井有條、忙而不亂,社區領導也放心把複雜較難完成的任務交給她。

服務「戰疫天使」2476人後,宋忠橋的美髮店重新開業

宋忠橋給援漢醫護人員理髮 受訪者供圖

5月1日上午9點整,武漢美髮師宋忠橋的三家美髮店重新開業了。從1月20日停業至今,一貫顧客盈門的小店,整整閉門101天。義務理髮76天、服務「戰疫天使」2476人後,宋忠橋勞動節「再就業」。5月2日,《光明日報》2版聚焦武漢「最美志願者」宋忠橋為「戰疫天使」免費理髮的故事。

4月8日武漢「解封」,全市理髮店當日起陸續恢復營業,宋忠橋卻沒有開業,直到4月15日送別最後撤離的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宋忠橋和兩位徒弟才停止忙碌,居家隔離。14天後,核酸檢測結果全部過關,他們立即洒掃店鋪,重新迎客。讓他欣喜的是,「正好趕上勞動節!人要勞動,才有精氣神」。 從1月28日首次服務陝西援鄂醫療隊,到4月12日為協和援鄂醫療隊做完「凱旋造型」,宋忠橋為16支援鄂醫療隊義務理髮2476人,76天連續無休。

來源:新華社 經濟日報 光明日報 製作:歐陽崧 校對:蔡揚

【編輯: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