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做才能讓愛不蒙蔽?

2019-12-14     法圖曼

最近又開始帶讀書會,第一本書依然是從《非暴力溝通》開始。

第一次講的是什麼讓愛蒙蔽。

最近又開始帶讀書會,第一本書依然是從《非暴力溝通》開始。

第一次講的是什麼讓愛蒙蔽。



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首先來看這個故事

一對情侶吵架鬧分手,原因很簡單,男生最近很忙,沒有和女生膩在一起,女生就覺得男生沒有以前那麼愛他了,她覺得男友說話做事心不在焉,不把她放在心上。

女生說:「你怎麼能這樣對我?難道你不喜歡我了嗎?」

男生說:「你別鬧了好不好?多大點事啊,就和我吵。」

女生說:「你就這個樣子,你變了!以前你從來不會這樣跟我說話的,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男生說:「隨你怎麼想……



筆者有話說: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為什麼人們明明相愛,卻總是互相傷害呢?


下面我們來談談四種異化的溝通方式。

01

道德評判


如果一個人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會被看作是不道德或者邪惡的,同樣要是達不到自己的期待的,也會覺得自己有毛病。即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

你是否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女友想要多一點關心時會覺得她「太粘人」;而當自己需要多一些體貼時,會認為她「太冷漠」。

當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成不道德的或邪惡的,這類評論暗含我們內心的需要,但卻沒有以愛的語言提出來,而是用道德評判的方式傷害彼此。

02

進行比較


丹・格林伯格( Dan Greenberg)在《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一書中,詼諧地揭示了比較對我們的影響,他給讀者展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然後建議讀者量好自己的身體尺寸,與照片上的美女或帥哥的尺寸做比較,並用心體會差別。

這個比較練習的結果使我們心情低落,我們會發現,在生活中只在意比較,只看得到自己不如別人的一面,或者伴侶不如別人的一面,就會逐漸蒙蔽了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03

迴避責任

我們常用「不得不」,「你讓我」淡化和迴避自己的責任。有位老師曾發牢騷:「我討厭評級!但由於學區政策,我不得不評級!」而在負責任的表達方式的練習下,該教師脫口而出:「我選擇評級,因為這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我們應該堅定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正視自己的責任,用負責任的語言來代替迴避責任的語言。

04

強人所難

我們常常把請求變成命令,認為對方應當完全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做事,否則就必須受到懲罰,實際上,強人所難不僅僅蒙蔽了愛意,還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愛意不被蒙蔽呢

答案是:做到非暴力溝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6roFW8BMH2_cNUgV1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