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孩子不聽父母話的時候,一些父母會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脾氣發泄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感受到害怕,然而這種方法有的時候會出現問題。
3月,福建福州法院公開審理了的一起母子案件結案了,這起事件給社會大眾敲響了警鐘。這位母親經常採用打罵和體罰的方式管教只有6歲的孩子,最終釀成慘劇。
6歲的兒子因為未洗漱就想上床睡覺,被媽媽踢死。一次媽媽回家後發現兒子沒有洗漱就睡覺,頓時媽媽怒火中燒,用力地朝孩子的腹部踢去,男孩因為突然受到媽媽的猛推床鋪外側床欄上。見到孩子還沒動手去洗漱,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媽媽又繼續責罵孩子,並又再一次踢孩子的腹部。孩子被兩次猛踢後,爬起來洗漱完了睡覺。
但是,悲劇還是發生了,凌晨的時候,孩子手腳冰涼,意識模糊,受了傷的孩子半夜還是沒有搶救回來,最終離開了人世。醫生的判斷是孩子受到強烈衝擊,肝臟、胰腺破裂,最終休剋死亡。
這位母親被判了15年,但是母親覺得只是管教孩子,不服從判決,選擇了上訴。福州法院重新審判後還是維持了原判。一個可愛的生命竟然被自己的親生母親踢死,真讓人無法接受。
01
父母別發泄情緒當成教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會不聽父母的話,惹父母生氣。但是孩子再調皮、再不聽父母的話,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這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傷害。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面對親近的父母劈頭蓋臉地打罵,孩子就會增加對父母的不信任感。孩子的童年遭受這樣的對待,這樣的傷害對孩子的一生來說是巨大的,孩子甚至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治癒自己。
02
對孩子發脾氣會帶來不好影響
1、影響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本應該是親密無間的,但是亂發脾氣的父母會一點點地把這種親密破壞殆盡,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巨大的隔閡。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恐懼,甚至變成一種仇視的心理,不再喜歡自己的父母。
2、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
父母的打罵只是一種無用的暴力,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嚴重的傷害,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在本該溫馨的家庭里,孩子感受的不是舒適,而是一種高壓狀態,只會讓孩子的內心不再溫暖。
3、讓孩子學會暴力
暴力的教育只會教出暴力的孩子,孩子從亂發脾氣的父母身上也只能學會亂發脾氣。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不會有好脾氣,遇到事情也只會對身邊的人發火,很難與其他人友好地相處。
03
注意教育方式,父母要這麼做
1、切忌發脾氣和體罰孩子
無論孩子多麼調皮,父母也要切忌發脾氣和體罰孩子,這樣是教育不好孩子的。雖說體罰有時能讓孩子長記性,但是更好的辦法應該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內心覺察到自己的錯誤,然後主動改正,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2、注重溝通和交流
有的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地溝通和交流,讓雙方之間產生了誤解。所以父母要注重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走近孩子的內心,發覺孩子的問題。
3、積極反思,改正不正確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所以沒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合適的教育方式。父母也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積極反思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改正不正確的教育方式,與孩子一起進步,幫助孩子越來越好。
結語:發泄情緒在孩子身上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父母要注重自己的教育方式,切忌發脾氣和體罰孩子,注重溝通和交流,積極反思,改正不正確教育方式,一起幫助孩子越變越好。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60Ae3EBrZ4kL1VijI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