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扶風縣扶貧幹部和貧困戶主動請纓,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採取行動,在基層一線與黨員群眾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駐村幹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以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彰顯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自覺,用行動展現了扶風扶貧人的本色。
扶貧工作隊築起防疫安全屏障
正月初二一大早,在扶風縣法門鎮姚家村,寶雞市教育局扶貧工作隊的幹部早早就集結完畢,在駐村工作隊隊長耿克儉的帶領下,組織發動姚家村幹部和黨員群眾迅速分工,分別設立路口防控、防疫宣傳、物資保障等多個抗擊疫情先鋒崗。連日來,駐村工作隊協助村上全天不間斷摸排人員返鄉情況,開展巡邏工作,保證各個路口卡點24小時不間斷值守,對過往車輛登記消毒、對車內人員測量體溫,控人、控車。在自然組路口及主幹道路懸掛宣傳橫幅,利用宣傳車、便攜喇叭、張貼疫情防控指揮部公告等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全面落實了各項防控措施。駐村工作隊克服困難,堅守一線,吃住在村,與干群一道,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為當地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這些急需的防護和消毒物品,我來想辦法。」疫情防控剛開始,寶雞市電力局駐扶風縣下寨村工作隊隊長張剛就在電話里與下寨村黨支部書記王錄社商議該村防疫工作措施,得知群眾防疫物資短缺,他克服困難,多方聯繫,迅速為村上籌集並親自捐贈了口罩、醫用酒精和消毒液等抗疫物資。「張隊長雪中送炭,給我們帶來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資,當前村上這些防疫用品比較缺,這個時候,很是需要。」
貧困戶變身防疫抗疫志願者
農村一線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這場戰「疫」中,扶風的貧困戶們自發參與到其中,成為一群特殊的抗「疫」志願者。義務執勤,守衛防線。「你好,請下車進行登記,我們要對車輛進行消毒,謝謝配合。」家住段家鎮西河村的王軍剛正對回村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和消毒。貧困戶王軍剛一家三口人,父母均為殘疾。他一直在咸陽打工。近日,村上在多個路口設置了監測點,王軍剛主動報名,每天按時按點在監測點執勤。「我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國家從政策給了我們不少照顧,我父母年齡大了且有殘疾,當前村上防疫正缺人,我就主動報名,想著多多少少為大家做點事吧。」王軍剛樸實的說。消毒抗疫,衝鋒在前。午井鎮九官村的貧困戶李新強,家中四口人,因病致貧。該村防疫工作開展以來,50多歲的李新強主動要求協助村幹部在勸返點執勤,對村組公共區域消毒,春節至今從未間斷。李新強說:「我家庭情況一般,捐錢捐物不現實,但我能做好村上的點位執勤和防疫消毒工作,也算為村上出了一份力。
脫貧致富帶頭人捐款捐物助抗疫
「肺炎疫情發生後,看到黨員幹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肺炎疫情的場景,我自己深受感染和鼓舞,我是一個在黨和國家好政策關愛下率先擺脫貧困並實現致富增收的人,這份恩情我不會忘記,在這個全民動員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有義務也應該率先在抗擊疫情工作中奉獻自己的力量。」來自扶風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2018年度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王喜玲這樣說道。她想辦法克服物資稀缺的困難,將籌集到的一萬餘元生活物資親自送到了防疫工作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咱們村的貧困戶許金旗,多年來一直都是國家和政府在幫助我。現在國家有需要,我也捐500元錢,獻一下我的愛心。」來自扶風縣絳帳鎮西渠村貧困戶許金旗,今年48歲,他和妻子都身有殘疾,2015年被識別為貧困戶,這些年來通過政策幫扶和自己的努力,發展獼猴桃產業,家裡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好,2018年一舉脫貧,2019年榮獲陝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許金旗用樸實的語言和行動表達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激和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據統計,自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170餘名扶貧幹部吹響了返村抗疫集結號,他們放棄家庭團聚,充分發揮組織性強、覆蓋面廣、熟悉村民情況的優勢,執勤防護宣傳,幫貧困群眾、返鄉人員採購藥品和生活物資等,奔走在扶風抗疫一線的每個角落,協助幹部群眾築牢防疫安全屏障。390餘名貧困戶在疫情面前不做旁觀者,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服務疫情防控一線,支援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獨有的感恩方式向社會詮釋了「脫貧不忘黨恩」,奉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在繼續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與幹部、群眾、貧困戶等社會各界共同攜手,為全力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扶風扶貧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