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群眾散了以後,知縣陳官韶不敢怠慢,連忙把實情詳細稟報鳳翔府知府尹昌齡。
尹昌齡(1869—1942),字仲錫,晚號約堪,四川華陽人。工詩善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舉,十八年入翰林院,散館選為庶常。歷任陝西白河知縣、長安知縣,繼升為商州知府,兼攝鳳翔、延安西安知府,對清末陝省興學、練兵、勸工、蠶桑、鐵路、遊學諸新政多有建樹,譽為「八局知府」。
尹昌齡接報以後趕緊轉呈省上。有人建議,把這次請願為首的人抓獲以儆效尤,尹昌齡卻搖頭予以否決。
當年九月,馬十四又把鹽價漲高4文。絳帳一個農民無奈去臨縣武功買鹽,歸途被鹽勇打傷致死。其親屬告狀無門,奔走呼嚎。
張化龍聞訊後義憤填膺,決定要為死者討公道,更要聲討官府的言而無信!
九月下旬,張化龍召集眾兄弟齊聚於青龍廟。經過商量決定發動群眾於十月一日砸鹽局,殺馬臨太為死者報仇。並議定,李化虎率一部捉拿馬十四;張應虎、鄧孟熊各率一部捉拿貪污修學款的楊新、侯二;趙彥熊、昝化熊等把守姜嫄村南;帥大旗、權占疆、張金鎖、張和尚及金胡八等把守北路,以阻官兵衙役南來。議定後,各自分散籌備。
至日,大家依約聚於青龍廟。張化龍等人帶領幾百名身強力壯的農民,在扶風縣青龍廟殺雞盟誓。張化龍獲悉馬十四、楊新、侯二剛好今晚在姜嫄村會宴,依計前往捉拿。
當天夜晚,他們就向馬臨太居住的姜塬堡進發。馬臨太遠遠看見起義隊伍滾滾而來,早嚇得兩腿癱軟,一面忙令關了城門;一面讓他堂兄馬大牙帶領家丁上城守衛。張化龍帶領隊伍來到姜塬堡城外,見城門緊關,即令用土炮轟。馬大牙嚇得連忙求饒,並從城上扔下幾包銀子。張化龍罵道:「你張爺今日來,專為提取馬臨太的狗頭,為廣大父老伸冤,幾包銀子何足掛齒!」轟開城門,義軍一齊沖入,卻到處找不見馬臨太。原來這傢伙早從暗道跑了。於是,張化龍又令打開鹽局、糧庫、把鹽、糧全部分給附近窮苦百姓。然後放一把火燒毀馬家酒坊、染坊和藥鋪,砸毀馬家石碑五六座。
馬臨佐在扶風縣城得知自己家裡被燒,而且親人被殺,趕緊去縣衙報案。陳官韶也大為吃驚,連忙上報府衙,並且派縣衙差役搜捕舉事首領。(未完待續)
上武得道,平天下。
中武入喆,安身心。
下武精技,防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