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不斷有中年老母吐槽說:「家裡辦公加上孩子網課,快撐不住了。」
一個二孩媽媽,一邊要給大兒子當網課助理,各種上傳作業,一邊要和2歲多的小兒子糾纏。晚上還要加班做帳。她說,太難了。
另外一個媽媽不止難,還「工傷」了。
她說,讓兒子抱著平板上課,就像讓貓咪守著小魚乾。為了確保兒子不貪玩,她就在兒子旁邊辦公,然後時不時拿腳踢兒子,拿眼珠子瞪兒子。據說,這兩天眼睛周邊的肌肉挺疼的,估計是用力過度了。
倒是沒見到有男士崩潰的。
興許是因為,他們一向擅長隱形術(孩子凡事找媽不找爸)、尿遁(孩子一旦找爸,爸就得上廁所)等技能,早就成功地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
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算是宅家辦公的資深人士了。
以往我寫稿時,兒子在學校,閨女則被家人抱到外頭轉悠。現在好了,大怪獸和小怪獸都被關屋裡了。
我兒子學習算自覺的,但這回上網課還是讓我開眼了。
一節課短短二十分鐘,人家能幾次回頭,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告訴在旁邊辦公的我:
媽媽,快看,我們英語老師剛剛獲得本群(QQ群)相聲演員頭銜!
媽媽,快看,我們班某某某在群聊里假裝老師說話,太好笑了。
媽媽,你聽,某某的爸爸媽媽在吵架!
……
後面沒法兒了,我跟他說:「不是要緊的科目,能不聽就不聽吧,保護視力要緊啊兒砸!」
聽了我的話,兒子的小眼神里閃著激動的光芒,片刻後就跑外頭去了,給我留下一片難得的清凈光景。
哼,姜還是老的辣。
閨女不到3歲,太小,得有人瞧著,怎麼辦呢?沒有旁人幫忙,我無奈之下啟用了一向被我鄙視的豬隊友。
我倆做好約定,我們分時段帶娃:其中一人帶娃,另外一人工作。
擱以前,我不會對他有任何指望。
因為他帶娃要麼就心不在焉,要麼就容易跟娃干架。
但是,特殊時期,沒辦法。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竟然發現了一個秘密。
我帶閨女時,她時不時會跟我撒嬌、跟我鬧,我老公陪閨女的時候,這小姑娘能一個人拿幾個小塑料杯子或者一根小繩子玩老半天。
這差別也太戳——心——了!
不一樣在哪兒?
我後來反思了。
從心理學角度講,我閨女特愛粘我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我小時候我媽很少陪我,所以我有彌補心理,期待給閨女更多陪伴。殊不知,過猶不及。我侵占女兒的時間太多,卻剝奪了她獨自玩耍的機會和能力。
第二個可能是,我太喜歡我閨女了。平日裡,我特愛抱住她又是親又是啃的,她能感受到我的興奮情緒和我對她的需要,所以她也會配合我,粘著我。
真實情況,多半是不同原因的綜合。
我老公陪娃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 當我閨女把鞋襪脫了,大冷天光腳丫子時,他不吭氣也不管。
- 當我閨女把一根棍子放嘴裡咬半天時,他不吭氣也不管。
- 當我閨女喊爸時,他也時不時愛搭不理的。
在賢惠的老母親眼裡,這是多麼讓人無法忍受的惡劣行徑!可是人家竟然誤打誤撞上了一種很高的育兒境界。
時間調回到幾千年前。
孔老夫子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德經》中也這麼寫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通俗理解就是,老天爺多麼了不起!他包容萬物,任其生滅,堅持無為,從不隨意驚擾。
一直被吐槽的那個豬隊友,可不就是歪打正著仿效了這個「境界」麼?
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的環境,減少大人的干預或者指導,孩子體內原本的能動性和專注力反倒更好地被激發出來了。
儘管背後的真相是:他不管我閨女,多半是因為他正埋頭吃雞,並且技術還不咋地,輕易能被小學生秒了,常被自家兒子嘲笑。
可扎心的事實是:豬隊友帶閨女時,閨女自己真能乖乖玩大半天。
最後睏了,自己爬到爸爸膝蓋上,很安(無)靜(聊)地睡了,哄都不用哄。
講真,我內心受到了一萬點的打擊。
痛定思痛後,我意識到問題的根本。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不必做那麼多的。
當我們把娃丟給豬隊友,自己關起門來工作時,也許,你很快會聽到,你丈夫跟你娃吵起來——停!我建議你好好坐定,不要衝動去開門。哪怕你丈夫沒忍住吼了娃,可過不了一會兒,你娃多半還是會摟著你丈夫脖子膩歪地說:我最喜歡爸爸了!
也有可能,你正在辦公,你娃在外頭摔了、鬧了、喊媽媽了——忍住!哪怕你家豬隊友再不懂得如何陪娃,只要他能確保你娃的基本生命安全,也就夠了。
等你處理完工作,出來給到孩子一個又大又緊實的抱抱,就能把之前短暫的分離給療愈了。
總之,中年老母們真的不要做太多了。
在娃長大點以後,哭啊鬧啊經受一點挫敗啊都正常,只要沒流血,咱就不用那麼快撲上前。
事情全都老母親乾了,老公幹啥?娃幹啥?
豬隊友該培養得培養,完全培養不了的再丟掉不遲。
地不用拖那麼乾淨,也給他留出拖地的機會。
冰箱空了不急著買,等他得空了一起去超市採購。
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間,讓他多跟娃待一待。
心理學上說:付出越多,越珍視。
咱可以適當地懶一懶,豬隊友多干一干。畢竟,家庭不是誰歇腳的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