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會引起嘔吐嗎?腎臟病出現噁心、嘔吐的5大方面原因

2019-09-19     小復先生

嘔吐、噁心是消化功能失調的表現,但是在我們日常的門診臨床中發現惡好多例患者以噁心、嘔吐作為主要症狀來就診,而診斷完後很多患者卻為慢性腎衰竭。一般情況下假如患者是急性腎小球腎炎出現嚴重水腫時會出現噁心、嘔吐,這時醫生一般不會誤診患者。但是當慢性腎衰竭時,患者並沒有其他明顯的腎臟疾病表現,而僅以噁心、嘔吐來看病時,則很容易出現誤診情況。

1、腎炎腎病應用環磷醯胺治療後,惠者常現噁心,嘔吐,這是藥物刺激胃腸道及損害肝臟功能引起的,從用藥史及檢測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可作出正確的判斷。停用環磷醯胺後,肝功漸漸恢復,噁心嘔吐亦會消失。

2、低鈉血症,得了腎勝病後,有很多原因會引起血清鈉低於130mmol/L

例如:水在體內瀦留或過最輸液而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症;某些長期間質性腎病、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減少,的由尿排出增多:長期忌鹽;長期不恰當應用利尿制等。低鈉血症時患者可出現噁心嘔吐等等。

3、腎病綜合徵:由於丟失大量蛋白,形成低蛋白血症,不但患者肢體出現水腫,而且胃腸道亦呈現水腫,消化系功能失調,臨床表現可見噁心、嘔吐及腹瀉。中醫學認為濕濁中阻,胃失和降。一旦經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尿量提高,則胃腸道水腫得以緩解,噁心諸症,隨之減輕。

4、代謝性酸中導:慢性腎衰惠者由於酸性代謝產物不能正常排出,遂著積體內形成代謝性酸中毒。通過檢測血pH值以及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即可得知酸中毒的程度。嚴重酸中毒時患者可出現嘆息樣呼吸、噁心及嘔吐等。

5、慢性腎衰:尿素在胃腸道被細菌的尿素酶分解為氨後,刺激胃腸道黏膜產生炎症或潰瘍;尿毒症毒素特別是中分子物質影響細胞代謝;導致細胞水腫,腎功能減退影響胃泌素的排泄和失活,形成高胃泌素低胃酸等情況,均可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出現噁心嘔吐。通過臨床觀察,消化系統症狀的輕重,與腎功能下降的程度及尿素氮數值的高低,基本是致的。

中醫學認為這是關格病的上格現象,其病機是因腎氣衰憊,氣化無權,二便失司,遂致濁邪內停,上干脾胃,胃失和降。臨床可根據貧血、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高磷低鈣等指標得知是慢性腎衰竭。但是即使是慢性腎衰出現的噁心嘔吐也不必過分緊張,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時也是可以緩解的。

綜合上述5個方面,可見多種因素均能引起噁心嘔吐,臨床醫生與患者應根據全面情況進行判斷然後再審因治療,不可概而論,盲目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CIUG0BJleJMoPMpI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