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的秘密:患者的尿蛋白與肌酐是如何一步一步加重病情的

2020-03-28     小復先生

隨著血肌酐的升高,腎病進入了腎衰竭階段,但你知道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腎衰竭是如何一步一步降臨到你身上的呢?

首先,尿蛋白難以消除。

也許你的尿蛋白已經變成陰性,或者以前變成過陰性,但請相信,消除尿蛋白真的很難。

目前,將蛋白尿轉化為陰的方法是用激素抑制炎症反應,但你必須明白這種抑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根本問題是什麼?它是免疫紊亂引起的免疫復合物在腎臟的沉積。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免疫紊亂呢?需要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但不限于堅持鍛鍊、合理的生活、健康的飲食以及情緒管理等。而在這方面,醫生無能為力。

尿蛋白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進程的影響

尿蛋白的排量與其分子量的大小是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變的標誌,這種通透性的增加可導致3方面變化。

(1)系膜受損:系膜細胞過度負荷、受損並增殖,進而系膜基質過度增生,導致腎小球硬化。

(2)腎小球上皮細胞受損: 實驗顯示,大鼠行次全腎切除,術後3個月腎小球體積增大,腎小球細胞空泡形成,足突融合。術後6個月,腎小球系膜基質增加,並出現腎小球基底膜區細胞脫落,繼則腎小球逐漸玻璃樣變及硬化。沉積於腎小球內的白蛋白還可引起上皮細胞肝素樣因子釋放受抑,該因子在炎症、中毒和免疫性刺激時,對系膜細胞增殖有抑制性作用。

(3)小管間質損害:當腎小球基底膜蛋白濾過增加,且近端小管回吸收增加已超過重吸收能力時,在遠端腎小管形成管型,導致腎小管阻塞和擴張,繼則小管壓力上升,小管基底膜破壞,Tamm . -Horsfall蛋白經小管裂隙進入間質,啟動間質炎性反應。炎性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能釋放生物活性因子,成纖維細胞能產生膠原I及亞,最後導致間質纖維化及腎小管萎縮。

其次,等到肌酐升高了就為時已晚。

我發現許多腎友在談論「早期腎衰竭」。事實上,哪裡有「早期腎衰竭」!

一旦血清肌酐顯著增加(通常大於130μmoi/l),這意味著超過70%的腎細胞不能再正常工作,這為時已晚了。

這意味著藥物治療不再有效,也意味著必須認真對待醫生過去隨便提到的健康生活習慣,因為這是治療腎衰竭的穩定病情的重要方法。但是你有沒有,從一開始就養成並堅持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呢?

最後,您自己的努力與腎病的進展速度有很大關係。

腎臟疾病的發展速度當然與特定的病理類型有關,但更多的取決於患者自己。

治療的選擇,尤其是你的主治醫生,他的臨床經驗,藥物的使用,對腎臟疾病的了解等。對腎臟疾病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日常生活習慣、運動、飲食以及情緒管理等方面對腎臟疾病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這種影響是微妙而持久的,因此,腎功能衰竭的逐漸逼近是由我們通常的行為一點一點造成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P1KLnEBfwtFQPkd2w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