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再次入選了國家隊,不過已經不再那麼受人關注。
作為中國第一位歸化國腳,李可在國家隊的地位下降的有點快。
同馬爾地夫的比賽,李可就沒能首發,他只是在最後時刻才換下了國安隊友池忠國。
其實,除了里皮的因素之外,李可最近在聯賽中的表現確實不好,在國安隊中他的位置也開始發生了動搖。
李可這個賽季,用高開低走來形容,並不為過。
賽季初,李可被認為是國安今年最大的實力補充和增長點,這點甚至可能超過王剛和張玉寧。
畢竟,不是哪個中國球員都可以在英冠強隊擔任隊長和絕對主力的。也不是哪個中國球員可以年紀輕輕就在阿森納這種球隊出場的。
果然,在通過了中國足協的要求後,李可剛一上場就表現出了他強於中國球員的水平。
不客氣的說,那個時候的李可至少是個亞外水準。
其實這麼說是挺客觀的,看看現在日韓澳的很多國家隊主力,不也就是在五大聯賽的二級聯賽踢球嗎,尤其是澳大利亞,一水的英冠主力。
客場同恆大的比賽,李可在中場對抗保利尼奧,展示出了英冠級別的對抗,讓保利尼奧很不適應。姜濤受傷下場後,李可還展現出了自己多面手的特點,出任右後衛,雖然進攻端沒有太多表現,但防守端可圈可點。
接著,在同天津天海的比賽中,李可又向中國球迷展示了他的後排插上意識,他在斜插後接到比埃拉的直傳,射門攻破對手球門,打入中國歸化球員首球。
在那一段比賽中,李可展現出來的除了強於中國球員的對抗、跑位和精神力以外,還有不低於中國球員的技術。
但是李可的狀態隨著他代表中國隊比賽後開始下滑。
或許,中國隊真的有這個魔力,讓任何球員只要披上這身球衣,就會狀態低迷。
國家隊打完兩場熱身賽後,李可好評如潮。但回到國安隊中,朴成傷愈復出,主教練施密特沒有讓朴成輪換有傷在身的張稀哲,而是讓朴成輪換李可和池忠國這對後腰。
從那以後的幾輪比賽,李可和池忠國這對此前的搭檔出色的後腰,就被拆開,李可踢一場,池忠國踢一場。這個時候國安的狀態已經不如之前,李可的表現也開始下滑。
再往後,比埃拉的受傷讓國安陣腳大亂,李可隨著國安的狀態低迷自己也找不到了賽季初的感覺。一直到熱內西奧到來,李可的狀態也沒有回到剛來的時候。
李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他的定位。在國安的中場裡,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最初,他是和池忠國搭檔中場,池忠國主要負責拖後防守和串聯,李可則更多的是去彌補右後衛王剛助攻身後的空擋,以及縱向的接應和前插。這也是發揮他前插意識好、射門腳頭硬、邊後衛出身的特點。
但是在國家隊的兩場友誼賽,李可就開始被安排成了純防守後腰,回到國安以後,由於朴成占據了一個中場位置,池忠國和李可輪換,那麼李可在國安也成了一個純防守後腰,成了一個跟池忠國類似的球員。
熱內西奧來到國安以後,對李可的定位也不夠清晰,也是把他當做一個防守型後腰使用,所以要麼是讓他跟池忠國輪換,要麼是跟費爾南多競爭。
但在純防守後腰的位置上,李可的出球速率並不算快,視野也不如池忠國,而且無法發揮他前插和上搶對抗的優點。所以,在這個位置上他競爭不過池忠國,也競爭不過費爾南多。
那麼在國家隊也就是如此,本來他的特點跟吳曦相似,但吳曦卻在國家隊前插進球,李可只能當池忠國的替補。
幾位教練如此用人後,賽季初李可+池忠國這對國安最穩定的後腰組合,就突然被認為是「作用功能高度重複」,結果弄得兩個人自己都有點暈了。
當然,除了戰術上,李可也需要經歷一個適應中國的過程。李可雖然有一半的中國血統,但其實他並沒有在中國生活過這麼長的時間。從天寒地凍的冬天來到國安報道,從初春開始代表國安比賽,到酷暑炎熱的夏季,再到如今天氣漸涼的早秋,中國的季風氣候讓在英國海洋性氣候里生活的李可不太適應。馬上李可還將面臨嚴寒的冬季。
除了氣候,地大物博的中國賽場舟車勞頓也是個問題。英超英冠的球隊雖然比賽多,但英倫三島總共也就比河北省大不了幾平方公里,每周飛來飛去,對於李可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考驗。更何況每次國家隊集訓,李可還要從涼爽的北京飛到濕熱的廣州。他哪兒見過這個。
應該說,李可的狀態下滑有全方面的原因。他自己顯然並不適應中國賽場的比賽周期和氣候生活,而國安的狀態本身也進入了一個下滑期,這也影響到了他自己的狀態。另外,無論是國家隊的里皮,還是熱內西奧,都沒有給他一個明確的定位。施密特曾經讓他和池忠國搭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後來又主動放棄,只把他看做是和池忠國一樣的球員,說白了也是糊裡糊塗。
這麼看下來,李可在國安的狀態下滑,位置不保,這些都是必然的。
關鍵是,怎麼能夠讓他儘快調整回來。周邊的因素,還需要他自己適應,但熱內西奧也需要花些功夫,現在國安的後腰主要是池忠國、李可和費爾南多,這三人特點並不相同,如何排列組合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效果,是熱內西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