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對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每個人自然也想吃得更健康。而怎麼樣才能吃得更健康呢?最近幾年,「三減」(減鹽、減油、減糖)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呼籲的健康飲食原則。不過,你真的做好「三減」的準備了嗎?
最近,《中國十大城市食品健康發展調研報告》發布,這個報告涉及10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包括28家大型食品企業以及46位具有高級職稱的營養專家。從調查結果來看,很多人可能並沒有做好「三減」的準備。
01大腦想健康,嘴巴不樂意
經常看科普,經常看我文章的人應該都知道,油、鹽、糖吃多了不健康。我想,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的重要性。
但是,真正要大家做呀,可能你的嘴巴就不樂意。
這個調查就發現,消費者都知道「三減」(減鹽、減油、減糖)對健康有益,應該推行。但有意思的是, 大多數消費者不願意放棄食物原有的口味,這個調查就發現, 接近90%的消費者不希望產品為了健康升級犧牲口味。
比如減鹽方面,廣州人喜歡煲湯,也知道鹽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但是為了煲出好喝的湯,總會加入足夠讓湯好喝的鹽。而在減糖方面,現在有了多種人工或者天然的甜味劑,通過適當的搭配、合理使用,可以在風味口感上很接近蔗糖。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減糖選擇,但我經常碰到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總覺得甜味劑的味道不好,所以我願意選無糖的甜味劑產品。
02心裡想健康,身體很誠實
這個調查發現,約六成消費者認為自己營養健康知識掌握較好,很了解「平衡膳食寶塔」,其中女性和高學歷人群的「自我感覺」更佳。但調查同時發現,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苦惱於營養建議經常改變,不知道該相信哪種說法。 所以,在飲食健康方面,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 僅有8.7%的專家認為消費者已經充分掌握了營養健康知識。
有趣的是,飲食改善意願最強烈的恰恰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本次調查的10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 廣州人在「平衡膳食寶塔」認知度和飲食健康自評方面排名居前,而飲食改善的意願和行動也十分積極,但廣東人依然會在各種「煲湯」中加入足夠讓湯好喝的鹽,很多廣式美食里也還是糖和油「成雙成對」。
有的就乾脆放棄治療了,比如, 重慶人和成都人在「平衡膳食寶塔」認知度和飲食健康自評方面墊底,但調查發現他們就不太有飲食改善的意願和行動了,自己樂在「食」中。
所以,很多人雖然心裡上也想三減、想健康,但真正吃東西的時候,身體還是很誠實地選擇自己愛吃的。
03三減在外面,回家敞開吃
提到油鹽糖,大家首先都會想到超市裡各種高油高鹽高糖的零食、餐館裡油炸紅燒的菜肴……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三減就應該少吃零食少在餐館吃,多在家裡吃。這次調查就發現,多數消費者認為飲食健康的主要責任在食品企業和餐飲企業。
其實,實際情況可能完全相反。 家庭廚房才是健康飲食的核心所在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吧。
今年因為疫情,大家都大部分時間宅家裡,很少出去吃飯吧。我也是如此。
但是,很憂傷的告訴大家,我的體重不降反增。今年提交,我的體重比去年長了8斤,體重指數更是歷史性地達到了24.04(超重的臨界)。
為什麼呢?
因為疫情宅家裡,雖然我都在家裡吃了,但是,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從疫情爆發,到科比直升機事故 ,我深刻地體會到, 意外和明天,可能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會先來,要趁有限的時間好好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所以,就放飛自我了。
這半年來,我們家吃得可歡了,買了各種肉自己在家烤,甚至還買了不少薯條、雞塊自己在家炸著吃,光支援湖北,我們都買了二十幾袋小龍蝦蝦球吃了……
所以,雖然我今年幾乎沒有出去聚餐吃飯,但是我的體重反而長得最多。(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的?有一樣的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總的來說,吃得是否健康、能否做到三減,還是要從自己做起,從家裡做起呀。
今天就不多說了,我要開啟減肥計劃了!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