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後,雨水慢慢多了起來,空氣的濕度也越來越大,這個階段很多人會被濕氣困擾,健脾祛濕顯得格外重要。
脾虛濕氣重的人出現舌苔白膩或者黃膩,經常睏乏,口苦口臭,夜裡睡覺留口水,食慾不好,大便粘馬桶等問題。
今天在這裡推薦一個平補脾胃,滋養正氣的食譜:山藥面子雞
配方:
山藥0.75kg,麵粉1.5kg,雞子白(去黃取白)5個,生薑汁:20ml,黃豆粉:100g。
做法:
山藥煮熟後弄成泥狀,把麵粉,蛋清,薑汁,黃豆粉加水和成麵糰。可以加羊肉湯,排骨湯,蔥姜蒜鹽等佐料,煮熟食用。
特別提醒:平時可以多和一些面放在冰箱冷藏,每次吃的時候取2-3兩。
功效:
1,山藥和面,在健脾滋脾陰的基礎上,與面一起發,更容易被吸收。
2,加入黃豆粉可以補益腎精。
3,雞子白調和偏重於潤肺陰。
4,加入薑汁有利於散寒溫中。
脾虛濕氣自我對照表(表現越多越嚴重):
1、頭皮屑多,愛出油,脫髮明顯
2、臉上愛長痘,面色暗淡
3、乏力、疲倦、愛睡覺
4、食慾不好、容易腹脹
5、虛胖、肚子大
6、便秘或者大便不成型,馬桶充不下去
7、怕冷怕熱,愛吃生冷刺激食物
8、容易長濕疹、濕瘡
9、對房事不感興趣
10、齒痕明顯,舌苔白膩或者黃膩,口苦口臭,睡覺愛流口水
春分以後養生為什麼要省酸增甘?
春分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萬物復甦的時期,這也意味著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
我們說春天要省酸加甘,以滋脾氣。
因為春天肝火旺,酸入肝,少吃酸可以降肝火。甜如脾,多吃甜可以健脾。
首先推薦多吃紅棗和蜂蜜,二者味甘,入脾胃二經,可以補中益氣,潤腸通便。
此外要多吃一些時令蔬菜,比如香椿,蒜苗,豆苗。多吃蔥姜蒜可以增強食慾,提昇陽氣,非常適合春天吃。
春天養生小妙招:
早上起床後,用手掌心順耳郭摩擦,以感到微熱為益,這個方法被稱為"回陽之法",可以舒暢氣血,健腎固精。
春分之後怎麼改變飲食習慣來健脾胃?
我們說脾是「後天之本」,脾胃健康對身體至關重要。如果脾胃不好,會傷陽傷其他臟腑。但是,很多人傷脾胃事情卻天天在做,尤其是過食甘厚味、抽煙喝酒、愛吃生冷食物。
飲食中最養脾胃的方法就是口味清淡。俗話說,大味至淡,例如嬰兒吃的母乳,母乳味淡,卻最滋養。
萬物與人同在自然界中,人被萬物所養,很多食物天然淡味。因此,我們在烹飪時應注意保持食物的原味,少放佐料。這樣不僅能感受到食物的原味,更能滋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