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拿到執業醫師資格證,他的學習經驗強烈建議你看看

2019-12-28     醫學教育網

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如何複習?歷來都是學員比較擔心的事情,醫師君為大家整理了往年學霸分享的自己的備考經驗,滿滿的乾貨哦!來看看!

註:本文來自醫學教育網學員 楚門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一直關心我的醫考;感謝我的妻子,在我準備醫考的半年中無私的支持我;感謝醫學教育網,感謝湯神,景老師,邵老師,葉老師;

做個自我介紹,我,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2級醫院檢驗科醫生,臨床稱我們為輔助科室,2005年5年醫學檢驗專業畢業,今年37歲,算是大齡考生,個頭不高,頭髮略少,130多斤,典型的油膩大叔形象(太猥瑣了吧)。由於醫學檢驗的特殊性,從2014年執業醫師報考條件修改後5年制醫學檢驗的學子才能考取執業醫師,所以我以前壓根就沒想過考這個執業醫師。然而在一次偶然和同行的交流中得知,三甲醫院的檢驗科里好多人都在報考執業醫師,這也讓我在心裡泛起了波瀾。

我連續思索了幾天:

1、十多年工作於檢驗科,臨床知識還有幾分,這個科室明顯脫節於臨床。

2、上學時雖說學過內科外科但那年趕上「非典」真正學了連1/5都沒有,況且這麼多年早就忘光光了,婦兒壓根就沒接觸過。

3、醫院裡真有8年抗戰過不了最後只好辭職的醫生,看來這個考試難度挺大。各種顧慮讓我猶豫了幾天,但我入職已來初級中級高級都是一次過,自認為自己還不是笨人,況且2014年開始檢驗人才可以考取執業醫師,這也是檢驗人完成技師到醫師轉變夢想的最後機會了(萬一明年再不讓報了連機會都沒了)。輾轉之後我決定拿出我最大的優勢——持之以恆,然後決定報名。決定後,我想向以前一樣買書看書做題,同時向同事簡單取經,同事只說了一句話:「我學的護理,看醫學教育網視頻考取檢驗初級平均80分以上(絕非廣告,有圖有真相,單科滿分100分)。」看到這個成績我震驚了,自認為我5年檢驗專業畢業在科室里專業數一數二的,讓我來考我頂多75分,大多數人都徘徊在60分附近,而同事非本專業,學了2個月竟然這麼厲害。

聽了同事的經驗我決定報考醫學教育網的輔導班,彼時正值春節前,家裡家外的忙活,但既然報名就必須正視起來,報名當天收到醫學教育網電話,既然報名了就必須按教學計劃來,第一時間下載教學計劃,當我看到教學計劃時,我有點理解班主任老師的平淡了,從我報名的當天起到考試的前5天,計劃滿滿當當,從基礎班,習題班到衝刺班,全面覆蓋每一天。

事先我聽了湯老師對醫學教育網學習方式方法的介紹,大刀闊斧做了如下準備:筆記本X5,印表機X1,列印紙3000頁,大號訂書器X1(幾十頁上百頁的課件小號訂書器不能攻破),紅色筆芯X30,黑色筆芯X10,電腦遊戲刪除乾淨,手機遊戲淘寶京東刪除,將湯神照片作為手機桌面(這就是我的考神,引用湯神的一句話「心誠則靈」不過同事瞟見我桌面都會投來鄙夷的目光,呃!!!),同時我下載了一款歷年真題的APP,如此,按計劃列印學習課件,準備就緒。

重複一點,儘量電腦聽課,因為手機聽課可以臥可以躺,一會你就睡著了。

首先一定要聽考情分析,試題分布,抓住重點,了解今年大綱要求,增補內容(因為當年的課程需要4月才能更新所以第一遍一定是聽前一年的),知道自己的強項與弱點,複習可以抓住重點。

然後,開始按部就班聽課,我建議按照教學計劃進行複習。早期該不看的一定一眼都不看,親身的經歷證明,這是對的,我在早期看了點基礎,大概看了三天時間,最後發現這三天果然是被浪費掉了。

湯神的課程,由於我第一次考且不熟悉臨床,所以我對網校給我的教學計劃比較服從(即使遇到難點,聽不下去也硬著頭皮聽完,比如腹外疝),對我來說除了各個器官名字其他基本陌生,但只一節「胃食管反流病」湯神的講課思路和技巧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就吸引了我,老師還可以這樣講課,隔著螢幕還可以互動,我大學的老師簡直弱爆了(我的各位大學老師不好意思了,實話實說)。

第一次課我沒有一口吃個胖子,兩個多小時1倍速,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從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最後直腸肛門。大概兩周,這時早期的興奮已經磨沒了,只能靠耐性堅持,進入了痛苦期,坐到電腦前有些牴觸,滑鼠不自覺想點一些娛樂信息,遊戲等,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堅持的住你就通過80%,堅持不住下次也難重整旗鼓了,兩個月後我就是在享受學習過程,看著課後題每次都80%分數自己都覺得成就感,考完後我都覺得無聊,考慮要不要學個執業藥師,不多贅述,全靠自覺。

景晴老師的婦兒課程,有些考生覺得難,我更是完全沒聽過,但好在理解知識少,記憶知識多,那麼只需要多看看,做好筆記,每課習題跟上,兩遍後70%分是沒問題的。

邵老師的課程,有點難度,但邵老師講的不錯,重點突出,考驗基礎,呼吸循環用藥比較難,沒關係這些在藥理,生理都會有接觸,兩遍後70%分值能夠到手。

血液學,千萬不要放棄,「凝血瀑布」我就沒理解過,開篇的英文數字一下就把我唬住了,可等我徹底聽完發現這些也不過爾爾,血液學我至少能保證80%分值,你說難不難。

內分泌,說實話,我認為講的一般般吧,但耐著性子聽下來還是有收穫,60%分數不成問題。

精神神經,這科目是我的噩夢,誰讓咱解剖基礎差呢,淚奔。第一遍完全聽不懂,聽不懂就犯困,然後就想放棄,中途還因為太難繞道聽過兩天別的科目,但這分值不能放棄呀,於是我硬著頭皮聽了三遍。基礎課,怎麼說呢,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三理一化必有一掛」病理一定不放棄,我覺得湯神講的超好,腎小球病變我至今還清楚記得什麼「駝峰征」「大白腎」「坡跟鞋」「拖鞋」「雙軌征」風趣有效果;生理是各科基礎,必須仔細聽完,你可以不懂,但不可以不聽;藥理,用於對其他科目的複習,效果不錯,而且湯神的課,你捨得放棄嗎;我醫學檢驗畢業,生化放棄大半,這科怎麼學自己斟酌;至於其他記憶類科目,只要聽過,做題就行了;但預防,一句話「放棄吧,少年們」,聽也聽不懂,做題就用蒙題大法吧,哈哈這個我沒任何學習方式方法。

關於老師,論經驗醫學教育網的老師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但每個人聽課方式,喜好程度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大多數人喜歡湯神講課,我也喜歡,但我最喜歡的講課老師是鴻雁老師,因為我血液學的比較差,聽完她的課我一下子明白了好多知識,至今仍然記得VP,DA,MOPP,CHOP,ABVD,羥基脲,全反式維甲酸,伊馬替尼等各種用藥方案,還總結出了自己的記憶方法PT:3+7=10,明白的人自然看得懂。當然,有些比較枯燥的課程也必須聽下來,聽下來就會有收穫。

語速,調整適合自己的速度:因人而異,我第一遍基礎1.2倍速,同時在課件上記筆記,第二遍,基礎1.5倍速無課件只記筆記,第三遍基礎1.8倍速甚至2倍速,最後選擇性聽課無課件無筆記。習題班只一遍(私下認為習題班性價比最低)。

衝刺班很關鍵,尤其是老師帶著做題解題,知識點基本覆蓋,關鍵還能學到很多解題技巧,但也不需要多次視頻,仍然只需擼一遍。關於時間分配:一定要聽湯老師的忠告,「得消化者得天下」。內外婦兒是大家的提分點,一定是重點攻破的,千萬不要在統計,生物化學,免疫學上浪費太多時間,我以一個醫學檢驗學子在這裡告誡你,生物化學和免疫學是我的專業課,我仍然答不對50%的生化題目。

另外,一定把倫理學,法律法規等放在最後,不然你提前的記憶就是為了更好的忘掉,這幾科目是需要瞬間記憶的。另外,大家覺得較難的科目比如血液,沒理由放棄,聽完鴻雁老師的課,70%的分數已經拿手裡了。

關於記憶技巧:記憶技巧我贊同葉老師的觀點,記憶最牢固最有效果的只有兩個字「重複」當然有些科目需要瞬間記憶;比如生物化學,有些科目需要理解記憶,比如生理;而大多數的科目還是要重複重複再重複,幾遍之後想忘都難。不過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記憶方式,完全背段子口訣至少我是不行,比如我在記子宮韌帶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就是這麼記的「()主骶,前中下前,8個字一個知識點」比如鴻雁老師的「紅河老醬油」很好的記憶方法。

關於做題:一定要做題,光聽不做不可能過,光做不聽不可能通,這個過就是通過,這個通就是融會貫通,現在的執業醫師考題不會照搬照抄,考的就是靈活和理解,所以向以前一樣幾千題就能過不可能了。醫學教育網的課後題不錯,但最好的題還是模擬試卷,可惜必須報更高級的班才能有更多的模擬題。本人做了大概2W題,每天上下班車上100題,然後在抓時間100題,這個狀態持續了6個月,考試時遊刃有餘,真正做到了好多題目的「一眼出答案」。記住考場上真的有原題。

另外,醫學教育網的題目後面都可以提問,有些題目是有爭議的,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有時間可以多看看,對於自身的提升和記憶都有幫助。

最後,引用葉冬老師的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耐性和堅持也是優秀的一部分,也是通往成功道路上大多數人必須依靠的方法。自律前期是興奮,中期是痛苦,最後是享受。希望大家享受醫考的過程,希望大家的狀態是:興奮、興奮、再興奮!祝2019年醫學教育網的考生順利通過,看到這贊過的都會過呀,心誠則靈。附圖:吹牛半天成績如何。首考非臨床專業,沒發現身邊有高於我成績的,嘚瑟。還有我同事的成績單,我選擇醫學教育網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RI6S28BMH2_cNUgf1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