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李乃適】「糖友」沒有絕對的忌食,只是吃多少

2020-05-21   中國臨床營養網

原標題:【李寧+李乃適】「糖友」沒有絕對的忌食,只是吃多少

作者介紹

李寧:北京協和醫院營養師、副教授,衛生部臨床營養專業職稱證書編碼:20110132-0009。從事營養工作20餘年,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營養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作為健康生活指導專家,多次在中央電視台生活欄目、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科普宣教,同時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過多篇專業科普文章。

本文摘自北京協和李寧老師與李乃適老師合著的新書:《血糖控制一本就夠》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發布

想要血糖控制得好,就不能喝粥,不能吃點心,不能吃含糖高的水果,不能喝甜飲料……這些都是糖尿病飲食建議中正常的內容。但「糖友」真的不能碰這些「美味」嗎?

其實,嚴格地說起來,「糖友」沒有哪個食物是絕對禁食的,畢竟這些也都是食物,不是毒藥。那究竟什麼時候或什麼情況下糖友可以吃這些「美味」呢?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高糖水果可以吃,但要減少攝入量

一般建議「糖友」不要選擇含糖高的水果,如荔枝、桂圓、柿子、紅棗等。其實只是因為這些水果含糖量高,怕大家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吃高糖水果時適當減少攝入量,保持總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變,其實並非不能吃。

比如,營養師建議您每天只能吃不超過200克的水果,食物成分顯示,200克蘋果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為19.2克,而200克柿子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為34.2克。所以,您如果想吃柿子,把量減半,只吃100克,就與吃200克蘋果所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相當。

200克紅富士蘋果所含碳水化合物≈100克柿子所含碳水化合物

大米粥含糖量高,可換成雜糧粥

把食譜中容易引起血糖高的食材,換成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食材。例如,「糖友」經常被告誡不能喝大米粥,但如果十分想喝,可以把大米粥換成雜糧粥,使用極少的大米或乾脆不放大米,而是使用各種粗雜糧及各種豆類,如糙米、高粱、小米、紅豆、綠豆等。喝粥時注意控制食用量,同事配合監測血糖。如果每次喝碗雜糧粥血糖都高,則不應再喝。

總熱量不足時,可以適量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對於甜食、含糖飲料以及大米粥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什麼時候能吃呢?一般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適量吃些。

低血糖發作

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下需要緊急糾正血糖,此時易於消化吸收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是最合適的選擇。根據手頭食物的情況選擇糖、含糖的飲料、甜食以及麵包、白饅頭等。

當進食量不夠

糖尿病控制最為首要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當進食量不足,導致總熱量攝入不足時,就可以適當放寬這些食物的限制了。

如果因疾病導致食慾很差,面對自己想吃的食物,就不必控制太嚴格,甜點、大米粥、粉絲等都可以選擇。有吞咽功能障礙的「糖友」,只能吃流質食物,當流質食物難以滿足全天熱量需要,就不必糾結吃什麼食物了,各種不必咀嚼的糊狀食物都是可以選擇的。

正常情況下首選糙米、高粱等含糖量少的食物

總之,對於「糖友」來說食物的選擇不必過於教條,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的規劃及製作。但有一條原則要記住,在正常情況下,還是首選糙米、高粱等含糖量少的食物。甜食、含糖飲料及大米粥等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食用,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則只能偶爾吃些。

血糖控制一本就夠

北京協和醫院降血糖診療方案大公開!飲食運動調養一本就夠,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主管營養師強強聯手,合理定製每周食譜,不餓不暈,預防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