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也可以很時髦」 90後的家國情懷這樣表達

2020-12-10   熱點文化

原標題:「愛國也可以很時髦」 90後的家國情懷這樣表達

他們的視野從風花雪月轉向了「星辰大海」,把國家的榮譽與自己緊密聯繫在一起,敢於在公開場合表達愛國情感。作為伴隨中國網際網路成長的一代,「90後」在網際網路上有著極高的活躍度。人民網發布的《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報告》指出,「90後」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享有改革開放的紅利,目睹祖國國力強盛,逐漸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過程,因此他們對國家模式和發展道路認同度很高,為國家幾十年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樂於在網上傳播正能量。

大膽喊出「我愛你中國」的後浪們,幾名90後中國女孩在英國倫敦白金漢宮前開心地舉著國旗

2017年,一則由90後女大學生王旭珊發出的主題演講在網絡空間熱轉。在《中國的聲音》的電視演講中,她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鏗鏘有力,用一個個事實向世界傳遞著新時代下的中國強音。視頻一出,網友紛紛轉發點贊表示「繁榮昌盛的中國,我愛你」,微博、微信朋友圈紅旗飄揚,國人的愛國熱情瞬間點燃。對於「愛國」兩個字,這個年輕的女孩兒有著自己的理解。「愛國也可以很時髦」。在她看來,當代大學生有著自己的愛國方式,即敢於去說出自己熱愛這個國家,勇敢表達而不會遮遮掩掩,好就是好。對於「愛國」兩個字,這個年輕的女孩兒有著自己的理解。「愛國也可以很時髦」。在她看來,當代大學生有著自己的愛國方式,即敢於去說出自己熱愛這個國家,勇敢表達而不會遮遮掩掩,好就是好。

愛國是永不褪色的「潮」,90後女明星鄭爽與陳瑤攜BAMPO的中國星手袋演繹國潮大片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國家的文化自信讓新一代「後浪」們更加自信,他們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中成長,他們在信息時代快速接受到新鮮資訊,他們更加注重國家情懷,以「吾輩」自居,他們拒絕西方的「時尚」「文化」「價值觀」的洗腦,轉向更熱衷於消費國貨自居。「中國元素不是老土和傳統,它也包括現代的中國,未來的中國;我們品牌將新一代的年輕人稱之為「星一代」, 把中國家國情懷圖騰融合在時尚中,洞察年輕一代的情感需求,我們今年推出的「中國星」包包為例,在年輕人中取得非常大的共鳴和影響」 原創品牌bampo半坡的創始人黃浪說,愛國也是一種時尚,家國情懷的共鳴是「星」一代年輕人內心深處的呼喊,愛國是永不褪色的「潮」,而這恰恰是年輕一代年輕人家國情懷共鳴。

年輕一代的自信是文化的自信,中國90後留學生歸國潮

年輕一代的自信,是文化的自信。中國的「90後」的愛國主張還體現在「留學生歸國潮」中。法國《歐洲時報》網站就刊文稱,中國正處於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中,「90後海歸」的拐點似乎已經到來。據中國教育部數據,近年來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回國發展。

B站上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彈幕截圖,90後的愛國情懷有如井噴。

2020年B站元旦跨年晚會,不僅有《哈利·波特》交響樂、《哪吒》《流浪地球》等80後、90後熱愛的新舊回憶,還有由退役軍人合唱團演繹的《鋼鐵洪流進行曲》《中國軍魂》等氣勢磅礴的軍歌,瞬間成為向祖國致敬的舞台,這讓它在一眾明星雲集、擁抱「流量」的衛視跨年晚會中顯得「畫風獨特」。 「這樣愛國才帶感!」「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在B站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隨著軍歌響起,彈幕的愛國情隨即溢出螢幕。

90後時尚達人以BAMPO「中國星」手袋錶達愛國也可以很時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正如一名網友所言:「年輕人從不討厭主旋律,而是不喜歡沒有靈魂的說教。」 而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出更多走進年輕人心靈深處的作品,讓愛國主義教育更有血有肉,鮮活生動。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90後願意為中國文化而消費,為產品背後的家國情懷而買單,「國潮」成了打造個人屬性標籤所樂於使用的一種風格。

「90後、00後是否比他們的父輩更愛國?」這是一個在網上很熱的話題。被稱為「網生一代」的青年網民有著獨特的認知習慣、接受方式和審美訴求。由於物質條件優越,他們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擁有真正的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人文修養,對國家更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對於祖國的未來發展,年輕一代充滿期待:「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也希望國家的青年人越來越強大,因為我們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力量,希望我們青年人不斷拼搏奮鬥,為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00後盧珊珊充滿期待的,年輕的中國一代喜歡接地氣、不「端著」的教育內容,容易接受輕鬆愉悅的敘事方式,「自嘲」「自嗨」的外表下其實包裹著一個文化自信的具象呈現,一顆滾燙的愛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