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換季期間,白天氣溫較高,夜間氣溫偏低。北方地區已明顯感覺到絲絲寒意,為了減少夏秋換季時因季節轉換對雞群生產管理造成的影響,應該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夏秋換季管理的重點是保持環境的相對穩定,以最大限度減少因換季對雞群造成的應激,實現生產的穩定。
其中包括兩點:
一是保證含內溫度的相對穩定,主要是指單位時間內目標溫度的相對穩定(減少調整頻率)以及晝夜溫度的相對穩定(溫差在35C以內):
二是保證空氣品質的穩定,各項有害氣體均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氨氣≤2pm硫化氫≤0pm、二氧化碳≤1500ppm,雞舍內空氣中的灰塵控制在4mg/m3以下),以進入雞舍不憋悶、不刺鼻、不嗆眼為宜。
1、如何實現溫度穩定
產蛋期雞群最適宜的溫度為21度左右,即體感21度的環境中,雞群耗料量最低,生產性能最好。
夏秋轉換期間,白天溫度最高可以達到30C,夜間最低溫度在15C,晝夜溫差較大,所以控制好舍內溫度穩定,對維持雞群的高產穩產非常關鍵。
因此,當舍內溫度高於21C,通過風冷效應和濕簾降溫系統將體感溫度儘量回歸到21C;低於21C時,在保證空氣品質,滿足最小通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進風量進行保溫。
2、如何進行通風控制
通風控制的原則是在圍繞舍內的目標溫度進行調整,一般當舍內溫度低於目標溫度時,僅需滿足最小通風量,應該使用橫向過渡通風或者橫向通風;
當舍內溫度在21-23C之間時,因為所需的風速較小,所以要考慮雞舍的前後溫差,一般選用縱向通風+橫向過渡通風的混合通風方式;當舍內溫度高於目標溫度較多的時候,使用縱向通風。
2.1 進風口如何調整
在通風調整過程中排風面積與進風面積的匹配很重要。
縱向通風時,講究用最少的風機產生理想的風速,此時要求所有的風從雞舍正面進入,當風機數量一定時,進風面積越接近於雞舍橫截面積,舍內的風速越大;
橫向過渡通風與橫向通風時,要求所有的風從雞舍兩側的小窗進入,其要求較高的舍內靜壓,將外界的冷空氣噴射到天花板上,與屋頂的熱空氣混合。
2.2通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2.1雞舍結構方面
雞舍密閉性要好。無論哪種通風方式都要求雞舍應具備良好的密閉性,如果到處漏風勢必影響通風效果。
尤其當天氣寒冷時,冷風經由漏風口進人,導致局部溫度過低,勢必對生產造成影響。
雞舍頂棚以及小窗安裝高度要合理。如果頂棚過低或者小窗安裝過高,將導致風直接打到屋頂,折射下來,造成通風不均,冷風吹雞。
雞舍屋頂要平滑,小窗開口處無障礙物,否則將導致舍內通風不均。
2.2.2小窗調整方面
小窗開啟時應保證前後均勻、對應、開啟尺度一致,避免下列情況發生:
- 小窗開啟大小不一致,單側小窗開啟不一致,會造成通風不均;
- 兩側小窗開啟大小不一致,一側大,一側小,會造成兩側冷風進人後形不成等量對流,造成局部風速較大。
- 小窗不對應開啟。這種情況,對導致進入雞舍的冷風形不成對流,進而造成舍內中間位置風速較大,造成冷應激。
- 小窗調整不及時。小窗的開啟取決於不同通風控制方式的選擇,調整大小應根據舍內靜壓進行調整,隨靜壓變化開大開小。
正常情況下,風機的設定溫度是以保證舍內空氣品質為基礎的,但當溫度突然急劇降低時,風機設定的溫度不可急於調整,此時應以溫度的平穩為主,逐步下調目標溫度,每次在0.2-0.5C之間, 直至保證空氣品質,滿足最小呼吸量。
夏秋轉換後進人秋季,濕度小,感覺舒適涼爽,是養雞的好時候,但要注意冷空氣由北方南下造成的冷應激,使氣溫急劇下降,所以必須關注天氣預報,注意夜間的保暖工作,避免雞群因溫差應激和著涼而引發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