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忽高忽低、溫差大等諸多因素
嚴重影響仔豬的成活率
因此,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工作
以下幾點著重注意
圖源網絡,侵刪
母豬在妊娠114天左右分娩,在產前40天胎兒生長速度加快,增加的體重約為前80天總增長量的2.5倍,因此在這個時期應給予營養全面、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多樣化且體積小的飼料。
做好產前準備
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豬乳房、乳頭及外陰部周圍的清潔和消毒,並對分娩圈舍或產床和保育箱消毒。
分娩當天對母豬飼喂少量飼料或不喂料,以免母豬吃得過飽而影響仔豬的產出。
另外,要準備好碘酒、結紮線、剪刀等工具。
加強哺乳母豬的營養
母豬的乳汁量與仔豬的增重及體質強弱是成正比的,所以必須供給母豬飼料配合多樣化,營養全面易消化,適口性好,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飼料,確保母豬分泌量多質好的乳汁。
注意保溫防寒
新生仔豬最適宜溫度為:
1日齡~3日齡30℃~32℃
4日齡~7日齡28℃~30℃
8日齡~14日齡25℃~28℃
15日齡~30日齡22℃~25℃
31日齡至分窩維持在22℃
早春季節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母豬產仔前,產仔箱應達到要求溫度30℃~32℃,使仔豬有一個舒適的環境。
接好產
母豬產仔時飼養員必須在場,仔豬出生後及時用毛巾擦去口內、鼻外黏液,使其能正常呼吸,再擦凈全身,然後在距仔豬臍部3厘米~4厘米處將臍帶掐斷,塗抹碘酊,放入保育箱內。
對於假死的仔豬,可採取在鼻部塗擦酒精等刺激物或針刺等方法進行急救。
將愛安爽均勻塗抹於新生仔豬體表,能起到快速乾爽,保暖、及殺菌作用。
100%選用歐洲天然精選礦場原料,PH值呈鹼性,相比市場一般乾燥爽身類產品,能更有效降低畜舍環境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
吃足初乳
初乳對仔豬的防病和成活發育非常關鍵,應讓仔豬儘早吃足初乳,對弱小仔豬應給人工輔助,以增加體力,恢復體溫,補充水分等。
固定奶頭
固定奶頭應堅持「自選為主,適當調整,控強扶弱」的原則,
方法是:先讓仔豬自行選擇奶頭,再按體重大小、體格強弱進行調整,一般是把弱小仔豬固定在母豬中前部乳頭吃乳,強壯的固定在後面,這樣可使同窩仔豬生長整齊良好,不出現僵豬,也可避免仔豬為爭奪乳頭而咬破乳頭。
及早補料
在7日齡~10日齡時,給仔豬料槽內放入少許乾淨和新鮮的乳豬料進行誘食,亦可將仔豬料放在乾淨的地面上,讓仔豬效仿母豬採食,投喂量要由少到多,並保證每天給的仔豬料都是新鮮的。
要少喂勤添
哺乳仔豬的消化機能發育尚不完善,胃的體積小,排空快,消化能力弱,易貪食導致消化不良,因此要少喂勤添,一般每天喂5次~6次,其中一次放在夜間,飼料要現拌現喂,不喂剩料或過夜飼料。
勤觀察
仔豬出生後五天內,要有專人輪流看護值班,隨時觀察仔豬的發育,吃奶,吃料,糞便等情況;
發現仔豬拉稀或不食,要及時診治,還要勤清點仔豬頭數,以免母豬壓死仔豬。
保證共給充足的清潔飲水
仔豬隨著身體的增長,僅靠乳汁的水分是不能滿足生長發育所需的。所以必須及時供給清潔衛生的飲水,每天要及時供足飲水,水槽每天清刷一次,每次加足新鮮的飲水,並保持水槽清潔衛生。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防疫給仔豬處理完臍帶,擦乾身上的黏液後,隨即肌肉注射豬瘟脾淋苗,1頭份劑量,1小時後再吃初乳。
二是要防貧血。
三要防下痢。首先在母豬產前15天注射仔豬黃白痢多價苗;其次是保持圈舍清潔衛生,經常消毒,不讓仔豬亂飲髒水。
四是預防母豬產後疾病。要及時觀察母豬的呼吸、體溫、糞便及乳房情況,以防患產後疾病,影響泌乳和仔豬的生長發育。
五要勤消毒。每月用百毒殺、消毒靈等消毒藥交叉使用,消毒豬舍和用具等。
適時斷奶
仔豬一般在45天左右斷奶,如過早會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過晚會影響後期的生長和母豬的繁殖。
斷奶最好採用「移母不移仔」斷奶法,即把母豬趕走,仔豬原圈飼養,這樣可避免環境應激的發生。
把好斷奶關
養好斷奶仔豬關鍵要做到「兩維持,三過渡」,即維持原圈飼養和維持飼喂斷奶的飼料,對飼料、飼養制度和環境要逐漸過渡,使其有一個適應過程。
更多實用分享每日更新,歡迎關注本號哦~愛安爽相關資料歡迎私信,第一時間發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