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銀川之行。在銀川旅行,若論最好玩互動性最強的景點,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名列前茅,大家覺得呢?
說起寧夏銀川的景點,只能說旅遊資源太豐富了,網友熱心地給我推薦銀川的景點,有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賀蘭山岩畫,滾鐘口,西夏王陵,回鄉文化園,沙湖,沙坡頭,黃沙古渡等景點都值得一去,包括新寧夏博物館,有民族大學、寧夏大學,還有眾多的城市公園等等。也許,玩遍銀川景點是大大的奢望吧。
作為獨行背包客自由行來說,鎮北堡西部影城的交通方式算是最方便的。影視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2007年4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 。本圖為清城,有沒有大漠孤煙的滄桑?
清城中心位置有座張賢亮紀念館。在西部影視城,經常會邂逅有關張賢亮的元素,讓人迷惑,張賢亮是誰?和西部影視城有什麼關係?原來,西部影視城的創辦人就是張賢亮,這裡也是張賢亮投入半生心血的地方。
張賢亮紀念館位於影城清城,曾是供遊客參觀的都督府。這是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也是張賢亮生前生活、創作的地方。紀念館共分6間展室,其中一間展室還原了張賢亮在都督府居住時的場景,包括寫作室、會客廳、書法室。
張賢亮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祖父張銘曾在英國留學,後任清朝武功將軍,民國26年,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國大代表。張賢亮的父親張友農畢業於哈佛商學院,做過張學良的英文秘書。母親陳勤宜同樣出身名門,燕京大學肄業後赴美深造。從紀念館展出的圖片看,張賢亮的父親英俊瀟洒,母親是端莊的江南美人,其風采不亞於當時舊上海的電影紅星。
1957年,還是文學青年的張賢亮因發表《大風歌》而改變命運軌跡,開始長達22年的勞改生活。從名門望族的優渥生活到西北荒涼的勞改環境,命運反轉之間一直支撐他的是幾本書。這幾本書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列寧的《哲學筆記》。
在22年的勞改生涯中,有幾本書一直陪伴在張賢亮的身邊,支撐著他的精神生活。這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一、二、三卷和列寧的《哲學筆記》。
在《雪夜孤燈讀奇書》一文里,張賢亮有過大段的描述摘錄如下:「要買這種書最好到廢品收購站。於是我又進了趟城,只花了一塊錢就淘到1964年11月第二版由郭大力王亞南翻譯的三卷《資本論》和1972年5月第一版的四卷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一翻開書便欲罷不能。」
張賢亮寫道:馬克思的文字令我如入仙境,使我手不釋卷,不知不覺即將黃昏。我馬上爬下炕,拿了十幾粒張醫生給我的魚肝油丸向拖拉機手換了一瓶柴油。我將柴油倒進一個小藥瓶,瓶蓋上鑽個小孔,穿進一縷破布條,就成了油燈的燈芯。以前的藥瓶是鐵皮蓋,大量使用塑料製品是後來的事。晚上燈光如豆,而我在燈下如痴如醉。
張賢亮感慨到:「最後一段多麼形象!完全是小說筆法!它使我激情澎湃,我立即感到我富有了!我自由了!我向張醫生要了支鋼筆。在扉頁上寫下這樣一句引自羅曼·羅蘭的話:向正在受苦受難而又頑強奮鬥的自由靈魂致敬!「
「馬克思的《資本論》一二三卷和列寧的《哲學筆記》,特別是《資本論》第一卷和列寧的《哲學筆記》上,密密麻麻地有我當年的眉批和上萬字的讀書心得。」
因此,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日子裡,他也相信,對於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和文化傳統深厚的國家,不管它的現實困難有多麼巨大,前途終究是光明的。因為在這個母體里自始至終奔涌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血液,這種血液就是一種巨大的創造力量。
參觀張賢亮紀念館,對於每位遊人都是極為震撼的,張賢亮坎坷而輝煌的一生令人動容,在此謹向張賢亮先生致敬。
待續,我在大美銀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zyGym4BMH2_cNUgx1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