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娛樂圈裡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曾經飾演王瀝川的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時,突發意外,因病猝死。
消息傳來,娛樂界一片哀鴻,網友們一片譴責,畢竟,35歲的年輕人,走的太可惜,去的太意外。
01路遙是怎麼寫成《平凡的世界》的?
無獨有偶,這幾天也在看《路遙全集》,其中有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早晨從中午開始》,寫的就是他寫《平凡的世界》的心路歷程。
激流勇退,挑戰自己
路遙計劃寫這部作品時,已經是個成名的人物,他的《人生》火遍大江南北,讀者的來信源源不斷,鮮花和紅地毯讓人炫目,他站在了光環之下。
本來,他可以吃老本,就像有的歌星一輩子只唱一首經典歌一樣,有的作家一輩子只有一本經典書一樣,那樣的生活會很舒適,也可以活的花紅柳綠,人前顯貴。
但是,路遙畢竟是路遙,面對過度的榮譽和讚美,他沒有迷失,他很快的沉澱下來,計劃繼續挑戰自己。
於是,他去了毛烏素大沙漠,那是生養他的家鄉,躺在天人合一的沙漠上,望著水洗一樣的藍天,他尋找到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一部偉大的作品就要誕生了。
他要用現實主義手法,依託這片黃土地,寫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了;他要激流勇退,告別燈紅酒綠,用六年的時間去譜寫新的人生高度了。
準備工作,事無巨細
在《平凡的世界》進入具體的準備工作後,首先是一個大量讀書過程。
有些書是重讀,有些書是新讀。有的細讀,有的粗讀。大部分是長篇小說,尤其是儘量閱讀、研究、分析古今中外的長卷作品。其間我曾列了一個近百部的長篇小說閱讀計劃,後來完成了十之八九……
為了掌握那十年的歷史變動,他找來大量的報刊進行閱讀。為了實地考察,增加第一手材料,鄉村城填、工礦企業、學校機關、集貿市場,他到處亂跑;國營、集體、個體他到處訪問;上至省委書記,下至普通老百姓他到處談話;只要能觸及的,就竭力去觸及。
一切準備就緒後,他選擇了去最艱苦的礦山進行第一部的寫作,礦山的生活是清苦的,不但飲食營養得不到保障,就是生活用品也很奇缺,而路遙最不能缺的就是香煙。
黑白顛倒,嘔心創作
作家的生活是黑白顛倒的,他每天忙乎到半夜二三點,甚至四五點,然後睡到中午再起床,午飯後也不休息,繼續讀書看報,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這篇文章里,他甚至認為午睡是中國人的一種「惡習」。
極度的黑白顛倒,大量的吸煙,再加上飲食不良,耗費腦力,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後,路遙病倒了。
在那些荀延喘的日子裡,我坐在門房老頭的那把破椅子裡,為吸進去每一口氣而拚命掙扎,動不動就睡得不省人事,嘴角上像老年人一樣吊著骯髒的涎水。有的熟人用好笑的目光打量著我,並且正確地指出,寫作是絕不能拚命的。而生人聽說這就是路遙,不免為這副不惑不解:作家就是這個樣子?——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
多虧了一個老中醫,一百多副湯藥和藥丸吞下去後,他暫時恢復了健康。家人都勸他停筆休息,但是沒完成的作品讓他寢食難安,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之後,他決定繼續寫下去,但他也預料到了自己的死亡。
說穿了,這是在死亡與完成這部作品之間到底選擇什麼的問題——這才是實質所在。當然,兩全其美最好,也不是完全沒有這種可能性——可能性甚至很大。但在當前,只能在這二者之間選擇。——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
巨著完成,作者離世
於是,黑白顛倒的日子又開始了,第三部是作品的沸點,需要更多的激情和精力,無數個日夜後,作品終於完工了,而路遙也已經外強中乾,這是1988年的5月。
1991年,路遙死於肝癌,享年42歲,在一個男人最好的年齡里,他去了,他的死亡值得我們反思。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肝是造血的,如果長期熬夜,損害的就是肝的造血功能,所以說,路遙是為了寫《平凡的世界》熬夜累死的。
02也許有更好的辦法,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很喜歡《平凡的世界》,我感謝作家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但是,對他的早逝我又覺得遺憾,本來這種悲劇應該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來看看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作息時間:
每天4點起床,寫作5小時。
下午跑步1小時或者游泳1.5小時,然後讀書,聽音樂。
晚上9點就寢。
30多年,從未改變。
同樣是作家,村上春樹的作息時間就很正常,雖然他起的早,但是不熬夜,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所以,他就可以一直很健康。
我們不是路遙先生,無法理解他的那種狂熱,他是在用鋼鐵般的意志和宗教般的熱情寫作,所以,為了作品出世,他會不顧及自己的身體,他會熬夜抽煙找靈感。
這種犧牲值不值得?站在巨著的面前,確實值得,因為好的作品可以洗滌人類的靈魂,而《世界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作品。但是站在尊重生命的角度看,這種犧牲就不提倡,挑戰自己無可厚非,但要找到更好的辦法。
03最後,給玩命拼搏而忽略健康的朋友們提幾個建議
不要為了拼事業,而忽略了健康
這樣的教訓已經太多。如果有一天,當你發現自己已經耗盡了心血時,那個時候,後悔就晚了。因為人生除了拼事業,還要愛家人和享受生活。
有了「惡習」就要改,不要等到無可挽救,才後悔莫及。
熬夜是惡習,抽煙是惡習,不好好吃飯是惡習,大量喝酒也是惡習,這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有了壞習慣就要控制,就是不能斬釘截鐵戒除,也要學會適量放縱。否則,等到有一天惡習變成惡魔,追悔莫及。
做事竭盡全力是好事,但是也要適可而止。
不要弄得自己緊張兮兮,天天紅著眼,變成拚命三郎。有時候,我們不妨學學孔子的中庸之道,學會慢下來,學會心裡豁達,這樣的我們,會活的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