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紅黴素軟膏被大眾當作一款物美價廉、功能強大的家庭常備藥,不少人甚至將其捧為「神藥」,可以治療日常生活中任何小傷小痛,但其實這裡面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所謂是藥三分毒,紅黴素也有不可忽視的多種副作用。
紅黴素軟膏主要由紅黴素、液蠟、凡士林等成分組成,本質上是一種抗生素藥物,其抗菌譜與青黴素非常相近,針對大多數革蘭陽性菌、厭氧球菌和部分革蘭陰性菌有抗菌殺菌作用,在醫療救助中有重要的地位。
紅黴素軟膏作為居家常備的外用消炎藥,雖然能應對膿包瘡、燒傷燙傷、潰瘍感染和痤瘡,但不少人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錯誤操作,如果長期不注意可能後患無窮。
1.不能用來祛除青春痘
許多人認為紅黴素軟膏可以用來祛除青春痘、膿包和蚊蟲叮咬腫包,但其實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引發副作用。
紅黴素軟膏只能拿來偶爾使用,像青春痘這種經常復發的情況並不適用,長期使用紅黴素軟膏,其中的一些化學成分會致使皮膚變得很乾燥,而且還會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同時增加皮膚癌的發生率。
以患者使用體驗而言,剛開始使用紅黴素軟膏時效果較好,但一段時間以後效果就會打折扣,這就是耐藥性的表現,長期持續下去皮膚會越來越干,不僅不能消除痘痘,反而會致使痘痘更加嚴重,並且遺留痘印和毛孔垃圾。所以,紅黴素軟膏是不能亂用的。
2.敏感部位慎用
紅黴素軟膏雖然不含激素,但對眼睛、口、鼻黏膜等敏感部位有一定的損害,應避免與這些部位接觸。相對而言,中醫藥膏因為純天然中草藥成分,對敏感皮膚和粘膜無任何刺激性,在治療這些敏感部位時效果更佳。
3.過敏體質慎用
對於一些易過敏體質來說,偶爾會產生不良反應,如局部燒灼感、乾燥、發癢、紅斑等,這些人群也應避免使用紅黴素軟膏。
4.不能用作大面積創傷
紅黴素只能用作小面積創傷,對於大面積燙傷、擦傷、燒傷等無濟於事,對於比較嚴重的創口的比如褥瘡、痔瘡等也沒有太大作用,應該使用專門的燙傷膏、褥瘡膏等來治療。切勿聽信紅黴素治百病等謠言,以免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