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6歲,離開國企,創業2年,現在在市中心送外賣

2019-10-13     彪悍貓先生



最近很多人看了些雞湯文被挑動了情緒,勾起了大家離開舒適區的慾望。不少人蠢蠢欲動、躍躍欲試,想要逃離體制,過上理想的生活。衝動一時爽,一直衝動沒好下場,很多時候不能只從工資的高低來判定,曾經我也有朋友從國企業辭職的,但有的過的好,有的過得不好,需要從多方面來考慮:



01 離開了國企,職業生涯就能順風順水嗎?


小宋,36歲,是我的一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家裡托關係加上她自己的努力,進入了某市的一家大型國企工作。

小城市的國企單位,事情不多,工作平淡。

可小宋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加上讀了很多創業勵志的書,衝動之下,辭掉了穩定的國企工作,加入創業大軍。

結果創業1年,不僅沒有賺到錢,還欠了不少債。第2年,沒辦法了,隻身一人來到上海打工,目前在上海中心城區送外賣。

我問她,你後悔嗎?

他說,當然後悔,整天在市中心穿梭,顛沛流離,因為送外賣只有在別人吃飯的點送,所以經常餓著肚子到處跑,整個人瘦了11斤,最後,小宋不僅沒有了當年創業的豪情壯志,就連當年最看不起的穩定單位也沒有了。

像小宋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幾乎都無一例外對國企的抱怨是:升職靠關係,加薪沒指望,與其混日子,不如看看國企外的日子是怎麼樣的,或者乾脆就自己干。




02 你所抱怨的國企,恰恰是你幸福的避風港


像很多國企這樣體制內的單位,完全實現了五險一金全繳納,而且是唯一能夠真正容忍你人性和肆意妄為的地方。

體制能給你一個安定的家,因為你有穩定的可以規劃的收入,你有雷打不動的假期,以及有病不扣工資的病假、事假。

體制內的收入跟那些外面高成長型公司比起來確實不高,但也不能說低,雖然外面的公司有可能讓你的收入是體制內人的幾倍,但是,先問問自己,你要是在別的行業和公司,能做到出色的業績嗎?能承受他們的工作強度嗎?能有他們孤身創業的勇氣嗎?


從國企出來的一些人就有這樣的感覺。大學畢業後,如家人所願去接了父輩們的班,在廠子裡做,每個月最大的活無非是廠子裡給大家買了幾桶油幾袋面,簡單無聊到發霉。然後從廠里離開去了北上廣後,找工作才發現自己比同齡人少的不僅僅是經驗和項目,更多的是眼界局限所帶來的思維固化。

所以,大型國企制度完善是現在一些上市公司無法企及的,雖然在靈活程度上有所欠缺,比如職工升遷難,薪水漲幅有限,但各種福利是很多私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穩定真的不好嗎?穩定就一定跟沒有發展畫上等號嗎?

有個朋友自己創業,是賺了些錢,但這幾年過得真的很艱難,他每天回家時已經半夜,老婆 孩子已經睡著,而他出門時老婆孩子還沒起床,自己的孩子都快不認識他了,他的夢想就是工作輕鬆一點,能夠照顧上家,看上自己的孩子。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要穩定地過完一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所鄙視的穩定,正是別人羨慕的目標



03 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能力,衝動辭職也解決不了系統問題


如果你真想離開國企,離開體制,在想辭職之前,先仔細想想:你適合現在的崗位麼?你的能力範圍是什麼?不考慮清楚這個問題,只是一味看工資高低,你辭職出去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能力範圍就是,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比如平面設計?編程?文案?

規劃方向就是,你專注的領域垂直或縱深職業方向,比如設計總監?項目管理?自己創業?一個人找工作,換工作,就是從自己的能力範圍和規劃出發,先從能力上匹配工作,再升級能力範圍,完成階段規劃目標,再匹配再完成目標的過程。

這個循環的核心就是:儘量減少在個人能力範圍外競爭。你必須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你在國企業很多年,讓你只能從事某些能力的工作,那我勸你最好慎重考慮辭職。

因為你出去做那些別人玩的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工作,那麼你註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只在個人能力範圍內競爭。

比如很多人在國企工作多年,其實就只會一些簡單的做點報表,寫點公文或者做點後勤工作,那麼你出去幾乎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

你以為你離開體制就能過得一定好嗎?連體制內的人際關係都適應不了,到了體制外弱肉強食的社會中,你會發現適應更難。個個都是狼,只有你是可憐的小綿羊!但那時候,你會發現,你連基本的穩定都沒有了



04 建議你多從平衡性因素來考慮


所謂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有錢有閒,還責任輕的工作是沒有的,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真的到了對面山上說不定都沒飯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業複雜性,你永遠不能只考慮問題的一面。

第一,如果你現在公司制度,氛圍還過得去,只是工資低:

1,按兵不動,你再換一份工作,賺的錢不會比現在多,甚至很可能是持平的。

2,如果你現在還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或知道但又沒嘗試過,也沒人帶,別貿然辭職,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3,如果你短時間內需要更多的照顧家庭的,不是換一份工作,就算能讓你更快成長賺更多錢,但同樣需要你高強度工作,甚至天天加班、周末都要幹活。這樣會得不償失,你不能很好兼顧的時候,先顧家庭才是長期價值最大化。


第二,不到萬不得已,不用急著跳出來

1,即使你現在覺得工資低或發展不大,但現在公司正在改制,發展新項目,咬著牙扛過一兩年,或許未來很賺錢,那明顯你可以先幹著,等以後內部轉崗,那麼未來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即使你所在企業發展不起來,給的工資也低,但是管理寬鬆,你的個人時間非常充裕,你就可以一邊干一邊學習充電,同時還可以照顧到家庭,那麼等時機到了再跳不遲,如果你直接跳槽可能也找不到特別好的工作。

假如一個工作,沒錢、沒價值、還沒時間,領導嚴苛,氛圍也差的要命,那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辭職了,因為一份工作得至少滿足錢、工作價值、空閒時間這3點的其中一點,用這一點作為資本,進行擴展,直到擁有其他幾點。

國企、私企,無非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好壞從來都是因人而異的,一次選擇決定不了職業終身。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就大膽去嘗試,什麼時候都不晚,而所謂的成功,都是靠日積月累換來的,從來都不是一次選擇就可以實現的。

如果你決定離職,那一定要記住,離職只是手段而不是結果,離職不是讓自己提升和賺高薪的捷徑,你的每一次離職都應該是為了將來更好的自己,無論離職前還是離職後,都不要忘記自我反省和學習,你的每一次疊代提升都是在解鎖的自己的隱藏能力,這些才是讓你能站得住腳,有一席之地的不二法寶。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o0UzW0BMH2_cNUgir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