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退居二線,還有兩年退休,為何不願來單位上班,是啥心態呢?

2020-07-21     彪悍貓先生

原標題:領導退居二線,還有兩年退休,為何不願來單位上班,是啥心態呢?

在我國的公務員體系中有一個特殊的「50+現象」,就是如果年滿52、53歲還沒有被提拔到更高級別的職務,也就表示你的仕途基本就到此為止了。所以,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53歲左右的領導基本上都會退居二線,成為「名義領導」。

01 「一線」領導和「二線」領導有什麼區別嗎?

一線領導一般掌握實權,有明確的工作考核任務和相對應的管理權限;二線領導一般沒有實權,不承擔具體的工作,只是個象徵意義上的領導,有名無實。實際上,退居二線可以理解為從一線到退休之間的一個過渡期。

其實,當一個領導退居二線,卻又沒到退休年齡,那是很尷尬的。因為手中沒有了權力,在單位也沒有具體的工作,天天去單位上班也是自找不痛快的。

看著別人忙的昏天黑地,儘管多數人會笑容滿面的跟你打個招呼,但是沒有任何事情跟你有關,自己也拉不下面子去干下屬的工作吧?如果指導下屬工作,那已經超越職權了。很多人也要自己掂量掂量,會不會得罪人?畢竟以後還有可能求著下屬呢。

02 為什麼退居二線的領導,大多都不願意到單位上班?

第一,退居二線領導失去平台光環,自己的處境發生了本質變化

二線領導不願意再上班最直接的原因,還是處境發生了根本變化,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由於領導之前長期在權力位置的頂端,自己早已習慣生活和工作在核心位置,經常也是被下屬員工前呼後擁,下屬員工都是爭先與自已套近乎,討好自已。

可現在從領導位置上退下,即使你個人以前再輝煌,平台光環沒有了,你已不再是權力的核心,單位的中心人物,對其它人而言,也沒有任何利益可取之處,所以也不再可能前呼後擁,甚至是連主動和你打招呼的人也沒有了。

一下子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處境,讓很多領導退居二線之後,很難適應現在單位的這種工作生活。於是很多人都不再願意回到單位繼續上班工作了。

第二,與責任領導很多關係不好處理,甚至比較敏感

站在現任領導的角度來講,對於退居二線的前領導,不能太過於嚴厲的按照當前制度來進行管理。因為前領導雖然目前不在職位上,但是他畢竟是曾經的領導,如果對他過分的指手畫腳,不僅有失現任領導的顏面,也會讓公司其他人覺得對老領導不尊敬,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形象和職業前景。

所以現任領導對前領導不好嚴格進行管理,但不嚴格管理又會讓其它下屬覺得部門制度不能一視同仁,形同虛設,部門管理也會出問題。

出於以上考慮,一般現任領導都會明的暗的與前任領導及公司上上下下商議,讓前任領導沒什麼事一般就不去單位了,就算來了也幹不了十分具體的工作,也不幫不上多大的忙了,與其這樣乾脆就不要來了。

第三,大多數的前任領導,都明白自己能力和心態越來越弱,不如早早退位讓賢

通常情況下,那些能力平庸,在仕途中一直得不到重用的領導,自己感到已經沒有奔頭了,而且上進心越來越弱,和年輕幹部比起來,沒有幹勁和衝勁,繼續留在領導崗位,工作業績上不去,影響到單位的長遠發展。

如果有退居二線的政策,相當於給自己了一個退路,工資待遇可以繼續享受,只是沒有績效獎金,但不用承擔具體的工作職責,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不失為兩全之計。

另外,領導幹部的職位始終是有限的,很多領導的具體職務、職級,永遠是一種稀缺資源。老領導們不退居二線騰出位子,很多下屬肯定就沒有職位可以提撥。很多機關事業單位,只上不下是潛規劃,除非幹部主動離職或犯錯,否則可以直接干到退休。

退居二線的領導實際上是在提前為幹部年輕化讓位,對幹部隊伍建設來說是一件好事,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激發他們的的工作積極性。

03 如何才能讓退居二線的領導繼續發光發熱?

第一,可以從自己的業餘愛好和專長方面切入

很多領導在退居二線之前,投入工作的時間都很多,然而在家庭生活、業餘愛好等方面投入的就比較少了,常常身不由己。一旦放下工作擔子,立馬就會投入到自己早已的精彩生活之中去了,琴、棋、書、畫、運動、旅遊等等,江海寄餘生,正樂得逍遙。

二線領導中有不少人年輕時是有專長的,只是迫於家庭生計不得不工作,他們往往經驗豐富,人脈關係廣,如果能利用起來充分發揮其餘熱,對單位、對國家都是有益處的。

第二,成為特聘專家

最好是選擇當前擅長的垂直行業,轉換一個方向,既能發揮多年累積的行業優勢,從原來的材料管理崗位轉聘為專家或顧問的崗位,這樣就不會占用領導職位編制。同時,根據其特長,作為專家和顧問可以繼續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單位培養後備幹部。

除此之外,還可以試著去其它單位做培訓講師或顧問,其實現在很多名企都青睞那些有豐富一線經驗的「退休員工」,因為諮詢、教育、或者監督把關等職位,本身就對經驗和工作年限也有一定要求,正好符合年齡大的職場人士。

總之,要正確看待領導退居二線,還有幾年才退休,現在就不去上班了這件事,由多方面原因構成,而這件事本身也是有利有弊的。

04 真正精明的人,在退休前就應該多發展平台之外的能力

正所謂,得勢深山有遠親,失勢鬧市無人問。與其一味地抱怨「人走茶涼」,倒不如好好地反思一下:你現在,甚至將來退休後,有什麼不可替代的能力,從上面幾點分析,你應該清楚平台之外的能力才是你隨時離開的底氣,其他的都是海市蜃樓般的虛妄。

有人覺得明明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的諸多成績,走到今天太難的這個位置,完全是因為自己才華橫溢,沒日沒夜的拚命加班,風餐露宿,其實這跟公司沒有多大關係。

不然,你看同一個公司,有的人一路晉升,有的人卻只能原地踏步。不可否認,能力在職場中的重要性,而每個公司的每個崗位都有不同能力的人,他們付出的努力也不同,最終得到結果也是千差萬別。

所以,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不是看他身居要職時,能夠贏得多少的歡呼和吹捧,而是看他在退位以後,是否還能夠持續發光發熱,獲得他人足夠的認可和尊重。想明白這個問題,你就知道自己的真實價值了。

當然,在你退休前,當你遇到一個好平台,務必要好好珍惜,並善於將平台的資源和優勢,轉化成你自身的價值,才能為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 刷新成長,一起賺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XkgbXMBd4Bm1__Yrs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