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拿大安大略癌症護理中心(CCO)的標準、亨斯邁癌症研究所和ESMO臨床效益量表(MCBS)的定義,ESMO整合了優先權和臨床干預措施的相關信息,將COVID-19流行期間癌症患者的管理分層為:一級(優先干預)、二級(中優先級)和三級(低優先級)。
門診訪問
高優先級
新診斷或懷疑侵襲性肺癌:疾病相關症狀(呼吸困難、疼痛、咯血等),懷疑臨床分期;II/IIIA/IIIB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或小細胞肺癌(SCLC);治療管理。
中優先級
新診斷或懷疑I期局部肺癌;術後無併發症的患者;復發率高的患者的隨訪;治療中出現新問題或新症狀的確診患者:應儘可能地轉診為遠程醫療。
低優先級
生存期問診;中低復發風險患者的隨訪;心理支持問診(轉為遠程醫療問診)。
影像學
高優先級
有明顯呼吸道症狀和/或其他臨床相關的胸部、癌症或治療相關症狀的患者,對於出現呼吸困難、咳嗽伴或不伴有發燒等新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建議進行CT掃描;
未知或II/III/IV期肺癌的標準分期檢查;
疑似肺癌或III/IV期可疑結節或腫塊的活檢;
疑為侵襲性癌症的未知或I/II期,進行可疑結節或腫塊的活檢;
在治療前6個月或任意時間若懷疑進展進行的治療反應評估。
中優先級
在完成根治性治療後一年內,中高復發風險患者進行影像學隨訪檢查;
早期肺癌標準分期檢查(I期);
疑為侵襲性癌症的未知或I/II期,進行可疑結節或腫塊的活檢;
治療中出現新問題或新症狀的確診患者;
如果病情穩定/控制,評估6個月以上的積極治療效果;
偶髮結節的隨訪:實性結節50-500mm3;胸膜實性結節5-10mm;部分實性結節且非實性成分≥8mm;已知體積倍增時間(VDT)400-600天。
低優先級
根治性治療完成一年以上,中/高復發風險的隨訪;
低復發風險患者根治性治療後的影像學隨訪;
偶髮結節的隨訪:實性結節<50mm3;胸膜實性結節<5mm;部分實性結節且非實性成分<8mm;非實性結節<8mm;良性形態;已知體積倍增時間超過600天;
肺癌篩查可推遲到COVID-19大流行消退之後進行:對普通人群來說,推遲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合理的,這種延遲對總生存影響不大。
腫瘤外科
高優先級
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心包填塞風險進行引流+/-胸膜固定術;
積膿症-膿腫的排空;
治療或誘導化療後非T2N0腫瘤;
治療或誘導化療後為可切除的非T3/T4腫瘤;
治療或誘導化療後為可切除的非N-1/N2疾病;
縱隔鏡檢查/胸腔鏡檢查/胸膜活檢/內窺鏡檢查/經胸腔鏡檢查用於診斷/分期檢查。
中優先級
不一致的活檢結果可能是惡性的;
T1AN0可切除的NSCLC(首選手術,若不能手術治療,可選擇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診斷性檢查和/或切除偶髮結節:實性結節>500mm3,胸膜實性結節>10mm,部分實性結節中實性成分>500mm3,已知體積倍增時間<400天,已存在非實性結節中新增了實性成分。
低優先級
不一致的活檢結果可能為良性的;
可手術的純磨玻璃樣(GGO)結節(T1a);
診斷檢查和/或切除所有其他偶髮結節,包括:實性結節>500mm3且體積倍增時間>600天。
腫瘤內科——早期肺癌
高優先級
接受同期放化療的局限期I/II期SCLC患者;
II期肺癌患者接受新輔助化療(可使手術延遲3個月);
較年輕(65歲以下)和健康的T3/4或N2期患者進行輔助化療;
若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風險評估為>10-15%,則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中優先級
考慮到臨床特徵和預後,可與T2b-T3N0或N1期疾病患者討論是否接受輔助化療;
2個治療周期間的醫學隨訪應僅在必要時通過電話進行;
兩個周期間的血常規檢查應僅在必要時進行,若可能,應在家中進行。
低優先級
不良預後特徵(血管淋巴管浸潤、組織學亞型等)的T1A-T2bN0期患者進行輔助化療。風險與潛在獲益應與患者討論;
對於有嚴重併發症或老年患者(70歲以上),應討論是否進行輔助化療。
腫瘤內科——局部晚期肺癌
高優先級
接受同期放化療的III期局限期SCLC患者;
不可手術的III期NSCLC患者接受同期或序貫放化療;
開始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的患者(42天內);
III期臨床試驗中接受新輔助化療的患者;
若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風險評估為>10-15%,則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優先級
2個治療周期間的醫學隨訪應僅在必要時通過電話進行;
兩個周期間的血常規檢查應僅在必要時進行,若可能,應在家中進行。
低優先級:無
腫瘤內科——轉移性肺癌
高優先級
一線治療包括化療、化療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免疫單藥治療或TKI單藥治療,以改善預後、癌症相關症狀和生活質量(QoL);
開始二線化療或免疫治療用於有症狀或疾病進展患者;
開始二線TKI治療用於疾病進展患者;
若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風險評估>10%,儘管最佳可能要改變最佳劑量也必須考慮使用G-CSF;
需要改變/延遲PD-1/PD-L1抗體的治療周期,以減少問診,例如,對合適人群選擇的藥物可使用4周或6周劑量代替2周或3周劑量。
中優先級
在無威脅疾病(體積/部位)情況下,開始無症狀患者的二線及二線以上化療或免疫治療;
在可行的情況下,考慮用口服化療藥物代替靜脈注射(依託泊苷、長春瑞濱)以減少住院次數;
2個治療周期間的醫學隨訪應僅在必要時通過電話進行;
兩個周期間的血常規檢查應僅在必要時進行,若可能,應在家中進行。
對於正在進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且時間超過12/18個月的患者,應考慮延遲到下一個周期,或考慮擴大治療間隔。
低優先級
考慮到缺乏前瞻性證據,應考慮2年後停止免疫治療;
對於因毒性停止免疫治療的患者,在沒有疾病進展的情況下應延遲重新治療;
應推遲非急需的骨吸收抑制劑治療(唑來膦酸,地舒單抗)。
放射治療
高優先級
放射治療用於對化療有禁忌症不可手術的II-III期患者;
同期(優選)或序貫放化療用於不可手術II/III期NSCLC;
同期(優選)或序貫放化療用於局限期SCLC;
上腔靜脈阻塞、明顯咯血、脊髓壓迫、明顯的骨痛或任何危及生命情況下,均可接受姑息性放療。
中優先級
SABR-SBRT 用於I期患者;
NSCLC R1切除後的輔助PORT治療,可考慮在輔助化療之後進行或術後延遲至多3個月;
局限期SCLC化療後進行PCI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