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的美味,以前隨便抓,如今價格直逼50元,市場仍供不應求

2020-05-28     子車香陽

原標題:稻田裡的美味,以前隨便抓,如今價格直逼50元,市場仍供不應求

生活在農村,想必大家對於很多野生的動植物並不陌生,尤其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家庭都比較貧窮,小孩子自然不能現在的孩子一樣捧著蜜罐長大,嘴饞了想吃點零食就去野外採摘一些野果,另外就是去河裡抓魚,筆者深刻的記得,小時候最懷念的就是去河裡抓魚,不像現在的孩子整天看手機連童年都沒有。

提到抓魚,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應該都不陌生,以前農村河道多,還有一些稻田裡面,都可以看到魚的身影,尤其有一種魚專門生活在稻田裡,當時我們還比較納悶,為何稻田裡會有魚呢?以前也沒人專門往裡面撒魚苗,後來有老人表示,這是因為稻田裡的水都是從外面引來的,所以出現小魚小蝦都是正常,這種魚就是我們常說的「稻花魚」。

稻花魚肉質非常的鮮嫩,以前農村沒得吃就會去稻田裡專門抓幾條來解饞,在三四十年前的時候,農村稻田裡面的魚還是比較多地,慢慢的後來也有人專門在稻田裡飼養。

稻花魚頭是扁平的,背部是平直的,眼睛相對比較大,背鰭位廠體後部,幾與臀鰭相對,這種魚主要是生活在長江流域一代。

現在稻花魚的價格被炒成天價,市場上野生的稻花魚能賣到50元一斤,即便是人工飼養的也能賣到30元一斤,這種比起那些普通的草魚來說要貴幾倍甚至10倍,不光是因為它的口感好,主要是因為它的數量比較少,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屬於高端產品,所以價格相對比較高,然而很多農民對於稻花魚的價格也是比較吃驚,因為以前的時候在農村稻田裡都是隨便抓,而現在50元一斤的稻花魚卻在市場供不應求。

在30多年前,農村稻花魚確實比較常見的東西,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末的時候這種魚就越來越少了,以前之所以不起眼,主要是一方面這種魚在北方沒有人吃,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加上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大,稻花魚頗受消費者的喜歡,尤其一些北方沒有吃過這種魚的朋友,充滿了好奇。

可能很多人會問,這明明是鯽魚,為何叫它稻花魚呢?是不是吃稻花長大的魚,所以才叫它稻花魚呢?稻花魚是在水稻開花的時候比較常見的魚,另外這種魚確實喜歡吃稻花,這稻花裡面含有一定的影響成分,而這種魚又喜歡吃,那麼很多人就認為吃過稻花的魚營養價值比較高,所以價格也比較高,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稻花魚分為很多品種,不光有鯽魚,還有鯉魚、草魚等等,這些魚生活在稻田裡所以我們農村人習慣稱之為稻花魚。

另外現在在雲貴川一帶的梯田裡,我們還是經常能看到一些稻花魚的身影,不過現在很多都是人工專門飼養的,也有一些是仿野生環境飼養的,將魚苗放到稻田裡,讓魚和水稻形成一種共存的體系,魚可以清理稻田裡的腐爛物,排出的糞污可以當成水稻的養份,這樣農民就可以獲得雙向收入,魚兒可以賣錢,而水稻收貨也能增加經濟收入。

有時候大家會在水稻收割完再去抓魚,也有的人會在水稻收割之前抓,但是在農村稻田魚很少有人專門拿出去賣,一方面道路運輸不方便,另外無法形成產業量,而現在不同由於稻花魚的名聲在外,加上市場需求比較大,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專門飼養稻花魚,不過這裡要提醒下大家,現在有些人利用一些普通的魚來冒充稻花魚,因為不好辨別,加上稻花魚的價格比較高,有時候會蒙蔽消費者的眼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e6TWnIBnkjnB-0z_a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