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一線城市二手住宅交易恢復情況——深圳「領跑」,廣州「緩行

2020-05-05     樂居網南京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房企全面復工,3月以來各地房地產市場均在穩步復甦,根據市場周期發展規律,每當經濟危機或是大蕭條時期,樓市一般也處於下行周期,優質資源基本都在向核心城市聚集,一線城市憑藉其經濟、人口優勢有望迎來自身的「高光時刻」,近期深圳、上海千萬豪宅大賣刷屏消息不斷便是最好的印證。反觀二手房市場,近期行情走向如何?新冠疫情是壓縮了居民購買力導致復甦緩慢,還是刺激了報復性消費帶來強勢反彈?北上廣深又將呈現出怎樣的差異化行情呢?

深圳:疫後強勢反彈成交面積超2019年月均 資金面寬鬆是主因

縱觀深圳2019年以來二手房成交面積月度變化,下半年一直維持高位,月均成交面積維持在65萬方左右,顯著好於一手房。步入2020年,二手房市場火熱行情延續,刨除2月份受新冠疫情影響,成交銳減,1月、3月、4月二手房成交面積依舊可觀。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因疫情影響,多數小區封閉式管理導致無法現場看房來促成交易,但是3月單月成交面積也達到了70萬平方米,屬近半年來的高位,4月略有回落,不過購房者熱情依舊高漲,市場回暖顯著。

從成交均價變化來看,二手房房價保持穩定,2019年四季度以來基本都維持在5.8萬元/平方米波動,主要源於目前二手房成交結構仍以90平米以下2-3房的剛需戶型為主,與一手房依託豪宅拉動房價波動上行形成了鮮明對比。

從CRIC監測的深圳二手住宅4月周度數據來看,深圳整體成交熱度依舊高位維持,14-17周(3.30-4.26)成交面積為54.84萬平方米,二手房的掛牌價格也有節節攀升的趨勢,高性價比的二手房依舊是市場的熱點。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一方面市場資金充裕、低廉且利差的存在助推「貸買房再抵貸」閉環形成,在市場資金充裕且相對成本低廉的事實下,假借疫後振興中小企的春風,通過「借長債」-「購房後再抵押」-「借短債」的「物業抵押經營貸」閉環,既能獲取不同期限貸款間利差,也能通過房產構築避險資產。另一方面去年「以小換大」二手房置換客群陸續收到銀行放款,開始進場,也一定程度拉動了成交量的持續攀升。此外,學區概念驅動,對於深圳這類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城市而言,關內的南山、福田、羅湖等教育配套相對齊全的區域無疑成為購房者「必爭之地」,以此帶來了短期成交大熱。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光明區住建局對區域內的四個熱點樓盤口頭傳達了6.3萬元/平方米「指導價」。在深圳房地產發展史上,這是第一次官方對房價給出「具體」指導意見。當然,這一輪整治並不限於光明區,二手房熱點片區里價格異常、明顯偏離市場行情的二手盤源,均是本輪監管重點關注的對象。一旦行政性手段介入,預期5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價有望維穩甚至穩步回落。

北京:4月延續3月「小陽春」 成交量恢復至疫前平均,成交均價難再上漲

北京疫後二手房行情呈現出量增價平:2020年4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成交量為101萬平方米,與 2020年3月份71萬平方米相比,環比上漲42%;與2019年3月份的136萬平方米相比,同比下降20%;成交均價環比持平,同比略增,維持在3萬元/平方米,前期積累的剛需帶動了市場復甦。

從區域成交量來看,朝陽區仍領跑區域二手房市場。北京近期無較大政策調整,除去新房分流影響,目前北京的樓市調控仍然是高壓態勢,鬆動的可能很小,市場的有效購房需求仍以剛需為主,房價也難有較大上漲空間。

從CRIC監測的北京二手住宅4月周度數據來看,北京整體成交熱度不減,4月延續了3月的「小陽春」態勢,復甦顯著。據CRIC監測數據,2020年14-17周(3.30-4.26)北京二手住宅成交面積為98.25萬平方米,逐步恢復至疫前月度平均水平。

二手住宅成交均價波動不會太大,受疫情影響,供應方面,中小企業現金流捉襟見肘,不排除部分小業主急於出售企業名下房源,緩解資金緊張問題;需求方面,部分延緩的購房需求正在陸續釋放,目前主力面積段和戶型也集中在90平米以下二房和三房,可見剛需購房者的成交積極性相對較高。

上海:3月成交穩步復甦較去年仍降4成 4月剛需驅動延續「量增價跌」

上海二手房市場同樣在3月迎來了穩步復甦,據CRIC監測數據,上海3月單月二手住宅成交面積為119萬平方米,環比大增261%,同比仍下降四成,不及2019年月均。不過3月成交活躍度明顯上升,新增掛牌房源量較2月有了跨越式增長,事實上,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上海月度新增掛牌房源量一直處於逐月下行態勢,疫後迎來反轉也反映了業主渴望成交的迫切心態。

從成交均價來看,3月二手住宅成交均價有了小幅回落,由2月的4.3萬元/平方米降至3.8萬元/平方米,一方面源於供應量的激增造成了短期內的供過於求,價格下行;另一方面從成交結構來看,主力總價段仍舊在200-300萬元,占總量1/3,剛需客群依舊是購房「中堅力量」,而這部分群體收入受疫情負面影響相對較大,購買力壓縮也造成了成交均價的小幅回落。

而從4月上海二手住宅周度數據來看,成交仍在回穩,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豪宅大賣、央行「放水」等利好消息刷屏,購房者樂觀預期得以強化,尤其是因疫情延遲的剛性購房迎來了集中釋放期,近幾周中介的電話諮詢量都顯著高於2019年同期;另一方面,二手住宅的成交價格仍然延續了小幅下挫的趨勢,掛牌價和成交價的價差在逐步縮小,部分業主為了縮短成交周期,也不乏降價行為。

廣州:復甦程度不及新房市場 中心區域成交占比上升拉動成交均價上揚

從廣州二手住宅月度成交面積變化來看,3月穩步復甦,逐步回歸正軌,疫情期間累積需求釋放,買賣雙方入市意願增強,受學區房學校招生時間限制,部分買家抓緊入市,促進了成交量回升,但是二手房整體復甦程度不及新房市場。從成交均價來看,因市中心80-90平米剛需成交面積占比大幅上漲,從而帶動全市二手住宅均價上升。與此同時一手住宅均價來到近一年低位,二手住宅均價反超,一二手價差逐步拉大。

據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公布的4月20日-4月26日周度成交數據,二手住宅共成交1082套,自春節後單周網簽成交量首次突破1000套,可見隨著國內疫情得以控制,二手市場還是呈現出穩步復甦態勢,不過對比去年月均7000-8000套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受成交結構影響,二手房價仍有望保持小幅上行趨勢,市中心小面積低總價的二手房因教育資源豐富,商業配套健全備受青睞;而外圍郊區新房供應量較大,二手房價格優勢不明顯,成交占比仍會持續回落,這也是造成一二手價差拉大的主要原因。

綜上,可以看出,4月以來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還是有了穩步復甦,一方面因疫情累積的剛性購房需求進入了集中性釋放期;另一方面學區概念拉動了中心城區二手房成交量持續攀升,從而部分城市也迎來了房價的結構性上揚。

分城市來看,深圳一二手「大火」,成本低廉的資金以各種方式流入房地產;北京「小陽春」行情延續,二手房成交量已恢復至疫前水平;上海「量增價跌」,剛需客群仍是購房的中堅力量;廣州復甦相對緩慢,二手房成交回暖程度不及一手房,較去年同期水平仍有差距。

預判5月,我們認為,在整體樓市不斷復甦的背景下,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望保持穩中有增態勢,不過考量到兩會在即,中央多次強調 「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手段,二手房價上行的空間並不是很大。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dwY53EBnkjnB-0zGQoP.html

買房七忌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