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讀書活動。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同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國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回信,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全民閱讀工作肩負的職責使命和任務要求,標定了全民閱讀工作新方位、新坐標、新維度。
新冠肺炎疫情給「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加了新的變量,讓我們迎來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世界讀書日,但無論什麼都不能阻攔中國向前發展的步伐。助力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讓建設書香社會的號角再響亮些。
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宣傳部門在推動全民閱讀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北京閱讀季」「書香江蘇」「書香荊楚」「書香中國·上海周」「南國書香節」等一大批品牌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全民閱讀「七進」活動真正走進基層、走進群眾。但是,書香社會建設依然任重道遠,我們要從認識上、規划上、服務上做好持續提升。
建設書香社會,提升工作水平,要創新思維方式。要運用法治思維、採取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我國《憲法》保障提高全國人民科學文化水平的權利,鼓勵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一系列相關法律規章包括地方規章對出版活動和讀書活動作出制度性安排,為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提供了重要法制保障。要走出工作思維定式,善於跳出傳統的工作模式和路徑依賴,創新閱讀活動,開發閱讀產品,提升閱讀服務。如此次疫情期間方艙醫院開設的閱讀角,政府發放的消費券、牽線外賣平台為書店等開展「外賣送書」業務等,均是非常時期的創新之舉。
建設書香社會,提升工作水平,要加強設施建設。要大力推動公共圖書館、社區閱讀中心、公共閱報欄、實體書店、農家書屋等閱讀設施建設,推進其有效覆蓋。要更加注重已有閱讀設施的提檔升級、更新換代,加快其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更好滿足媒體加速發展時代人民群眾多樣化閱讀需求。要推動鄉鎮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等基層閱讀組織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貫通融合,讓老樹逢春發新芽,神州大地飄書香。
建設書香社會,提升工作水平,要緊跟科技步伐。要加大數字閱讀產品供給力度,深入開展以數字閱讀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特別是在當前加強疫情防控的形勢下,要推動優質出版內容與5G、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相結合,多開發多提供有聲讀物、電子書和多媒體閱讀產品,給閱讀產品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人民群眾隨時隨地都能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提升工作水平,關鍵是真正實現全民參與。人民至上是全民閱讀活動的價值坐標,所有閱讀活動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在出台政策、組織活動時,要時刻堅持心中有人民、心中有讀者,把讀什麼書、辦什麼活動的選擇權交給讀者,推薦的圖書好不好、活動效果好不好,讓群眾說了算,讓各類基層閱讀設施真正活起來,推動全民閱讀在融會貫通、潛移默化中深入基層,紮根群眾。
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各級出版管理部門、各出版單位和各相關機構人員要把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閱讀需求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放在重要位置,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為書香中國建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