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因房顫而被女方父母勒令分手,房顫真的那麼可怕嗎?

2019-07-24   心胸健康資訊

看到知乎上一個帖子,在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男朋友26,他生病的事情也從來沒有瞞過我,只是我一直覺得不是大問題,我們談了兩個月了,最近父母知道後堅決不同意我們在一起,我很喜歡他,他沒有其他的問題,但是父母認為畢竟是心臟的問題。怕他老了之後會發作,身體不好。有朋友了解這種病嗎?單純性房顫,以後一定會變嚴重嗎?」

小編是第一次知道因為房顫而被女友父母拒絕的奇葩事件。

一、首先房顫是什麼?它不是絕症,它是可以治好的心律失常疾病。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患病率還與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係。

二、房顫很難治好麼?是不適什麼房顫患者都適合消融?

房顫可導致心臟擴大和纖維化,使左右心房不能完全隔離異常傳導的信號,難以達到臨床治癒。對於心房擴大程度較低的房顫患者,通過外科射頻消融的方法治療,預後良好。

可能有一些人對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沒什麼概念,那麼說吧,在西方已開發國家,房顫射頻消融是普遍潮流。在國內,很多人都能接受這種治療方式。但是,這種手術也是有一定的適應症。對於陣發性房顫、孤立性房顫、兩年內新發的持續性房顫,射頻消融是個好選擇。對於合併器質性心臟病的房顫病人,早期手術,仍有50%的病人房顫可消失。

三、父母拒絕女兒和有房顫的小伙子在一起,也有可能是因為害怕後代遺傳。那麼,房顫究竟會不會遺傳?

目前認為,房顫的發病具有一定遺傳傾向性,與無房顫家族史的人相比,合併房顫家族史的人發生房顫的風險更高。除了家族性房顫表現為家族聚集性外,其餘臨床上常見的房顫主要還是表現為散發性,因此大部分房顫患者直系親屬的發病可能性較低。如果擔心子女會被遺傳,平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血壓、體重,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即可,無需特殊檢查。

房顫發生有遺傳的傾向,一部分房顫可能由基因突變所致,多在成年之後發生,呈陣發性的房顫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生和終止,房顫發作的症狀較輕,多由勞累精神緊張,感染疼痛,飲酒,吸煙等誘發,心功能一般是正常的,大約5%的房顫和15%的孤立性房顫,也就是單純的房顫不伴有任何心肺疾病,患者有心率失常的家族史。


四、父母小伙子老了之後房顫會發作,身體不好。單純性房顫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麼?

房顫久了可以導致心房擴大,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損害,而且房顫持續時間長了以後心房纖維化就會越來越嚴重。這些會引起的後果就是心功能越來越下降,引起病人不斷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正常人的2倍數)

房顫主要是因為心房的電活動紊亂引起心率快慢絕對不齊、心臟功能有所下降,因此病人很直觀的症狀是心跳、胸悶、氣短。然而,房顫真正的危害性往往是病人無法直觀感受到的,因此也引起不了重視。房顫比較大的危害就是心房裡長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順著血液到腦子裡,到全身肢體血管里,一旦堵住血管就會引起腦栓塞(中風)、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其中非常危及生命和遺留後遺症的就是腦梗塞,由於房顫形成血栓都比較大,一旦堵住都是腦子裡的大血管,引起肢體偏癱、半身不遂,嚴重的引起腦幹栓塞導致呼吸,心跳暫停。

感謝您能閱讀到最後,如果對房顫還有其他疑問,可點擊底部「了解更多」進行諮詢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