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患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葷素搭配,尤其是在出現疾病症狀之後,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患者及時的走出陰霾,正確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對於疾病的治療,能夠讓患者儘快的去分開疾病類型,那麼,直腸癌和直腸炎有哪些區別呢?
一、直腸炎與直腸癌 有哪些區別?
1.直腸炎是良性疾病,直腸癌症是惡性疾病,臨床表現都可出現腹痛,便血等,
2.直腸炎是慢性炎症,預後好。直腸癌是惡性病變,預後差。治療上直腸炎症以抗炎為主,直腸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必要時輔以放化療,預後也不一樣。
3.急性直腸炎久治不愈,將轉化為慢性直腸炎,引起直腸粘膜充血水腫直腸粘膜糜爛重度糜爛直腸穿孔,最終將導致直腸癌。
4.長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門直腸癌的要素。如慢性細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憩室炎等,使得粘膜發生肉芽腫炎性變和假息肉階段而發生癌變。
二、預防直腸癌應該注意什麼?
1.排便習慣改變。排便習慣改變是直腸癌最早出現也是最常見的症狀。由於癌腫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內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隨著病程發展、病灶增大,癌腫可阻塞直腸出口,引起便秘、大便變細或變形、腹脹等症狀。
2.大便形狀改變。出現大便變稀、大便帶血和黏液。80%~90%的直腸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常混有黏液或膿液。有時在糞便中可見到脫落的腫瘤組織,但這時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診。患者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就診時要注意不要輕易相信醫生沒有進行檢查所得出的結論,如痔瘡或菌痢等。如醫生沒有要求做檢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說來,直腸指檢能發現75%以上的直腸癌,簡單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幾乎能發現所有的直腸癌。
4.認真對待。有許多病人可能羞於檢查或怕檢查帶來的痛苦,在醫生開出檢查單後拿著單子不做檢查,從而延誤了早期發現的時機,這類例子在臨床上也不少見。
溫馨提示:
由於直腸癌和直腸炎疾病非常的相似,都會讓患者出現腹部疼痛的現象,所以出現了症狀,一定要到專業醫院經過檢查,避免這些惡性的病變會出現誤診現象,就會讓患者的生命陷入到比較嚴重的痛苦中去,時刻都會有生命危險。
來源:CCMTV消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