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這兩大傳言成真,券商板塊會咋樣?

2020-04-14   老司基一枚

今天,A股各大指數集體走強,創業板指強勢領漲,漲幅超3%

行業板塊全線上揚,電子、有色、傳媒板塊領漲,券商板塊午後發力,中信建投AH股集體飆升10%,A股一度漲停。中信證券AH股大漲超5%

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142億元,為滬港通開通以來歷史上第五大單日凈流入。

券商板塊緣何突然爆發?兩大傳言聚焦,如果能成真,券商板塊會不會漲出天際?今天老司基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傳言一: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合併

A股周二迎來普漲行情。熱火朝天之際,利好消息午後再次來襲——據報道稱,中國考慮合併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

受此消息影響,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股價快速飆升,中信證券一度大漲超6%,中信建投一度拉升封板。同時,整個券商板塊也被帶動,資金進場動作明顯。

許多小夥伴估計對這兩家券商的關係不太熟悉,老司基先簡單介紹一下。

這兩家可都是券商行業的龍頭公司,說起來,還頗有淵源。

中信建投的前身是華夏證券,華夏證券曾是當年的全國三大證券公司之一。2002年到2004年,券商全行業出現了巨虧,華夏也是其中之一。連年的虧損使得券商進行大洗牌,中信證券開始開疆拓土。繼2004年收購廣發失敗後,中信證券又盯上了華夏證券,於是2005年,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聯手出資46億元,吞下困境中的華夏證券,收購後就改名為中信建投。

當時的華夏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比中信還高,在收購後的幾年裡,中信獲得了非常豐厚的收益。兩家親如兄弟,大公司業務哥哥來,中小企業弟弟上,有肉大家一起吃。後來監管層發文,對證券公司實行「一參一控」。中信就通過轉讓股權把實際控制權讓了出來。兄弟分家之後,以前的感情也就淡了,變成了真正的競爭對手。目前,中信證券仍是中信建投的第4大股東,持股5.01%。

雖然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分家」了,但由於歷史淵源,坊間一直有兩者再次合併的傳聞。現在媒體舊事重提,無疑增添了更多想像力。

老司基覺得,如果把這則傳言和去年11月的一則新聞聯繫起來看,意義就非同一般了。2019年11月29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做強做優做大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構建資本市場四梁八柱確保金融安全的提案》的答覆,明確支持打造航母級券商。

其實,中信證券一直沒閒著,去年斥資百億收購了廣州證券。老司基個人覺著,今天的合併傳言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果兩者真能合併,那妥妥的中國航母級券商哈。不僅能鞏固中信證券的龍頭地位,對國內證券公司也是極大的利好。

近年來,國內金融行業開放步伐日漸加快。前不久,摩根史坦利控股了摩根華鑫證券。面對外資的進攻,國內券商也必須加快變革。就這一點來說,未來數年,國內券商行業或將掀起新一輪併購潮。

傳言二:A股實行T+0交易

如果說傳言一屬於重磅級消息,傳言二對於券商那可算得上是核爆級消息了。

金融委日前召開會議,稱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於是,T+0交易制度引起了市場的熱議!

所謂的T+0交易,就是當日買入的股票當日就可以賣出,而且不限制買賣次數。更深入一些的T+0交易,不僅可以先買後賣,而且還能先賣後買,即做空。而A股現行的交易制度,是當天買入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即T+1。

A股如果實施T+0交易,一個優點是在當天買入的股票出現盈利時可以及時止盈或出現虧損是能及時止損,另一個優點便是能在日內多進行差價交易。對於超短線交易者來說,T+0交易制度絕對是最愛。

不過,日內可以多次買賣,肯定會增加市場的炒作氛圍,使得股市的波動幅度變大,增加投資風險。在實行T+1交易時,股票有10%的漲跌停限制,一隻股票一天最多也就可能虧損20%,即從漲停買入然後吃了一個跌停。但如果實行T+0交易,理論上的最大虧損接近100%。

當然,T+0對於A股不屬於新鮮事務,早在18年前就實施過。1992年5月21日,A股實施T+0制度,並取消漲跌幅限制,當天大盤波動極大,沒有幾人能承受。後來,因為市場波動太大,管理層決定取消T+0,並限制漲跌幅,然後一直運行到現在。直到去年7月科創板出來,才有T+0制度的小範圍嘗試改變。

問題來啦!如果A股真全面實施T+0交易,對誰最有利呢?

散戶投資者?別逗啦。

散戶是A股市場裡的弱勢群體,T+0交易對大部分散戶來說可能只是毒藥。因為大部分散戶都很難把握股價在日內的上漲或下跌節奏,往往會習慣性地追漲殺跌。日內頻繁買賣,大機率都會虧錢,而且虧錢的速度會更快。

中間商?有點道理!

股市的中間商就是證券公司。如果A股實施T+0交易,毫無疑問對券商最有利。因為他們是靠收取交易佣金生存的,市場越活躍,交易越多,賺得越多。比如說今年一季度,全民宅家炒股,兩市成交量多次單日突破1萬億大關,券商可是賺得盆滿缽滿。未來,在實施T+0交易後,市場的交易頻次肯定會增加很多。不管散戶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也不管你是賺還是虧,只要你們多多交易,作為中間商的券商都能大把大把的賺錢。所以,未來如果真實施T+0制度,第一時間就去買券商,大機率錯不了。

券商何時啟動?

以下為最近十年來,中證證券公司指數(399975)和A股幾大寬基指數的走勢對比圖。

最近十年來全券商指數VS 寬基指數走勢對比圖(Wind,截至2020.4.14)

最近十年,創業板指一枝獨秀,漲幅達到98.54%。同期,滬深300上漲12.8%,上證指數下跌10.56%,而券商指數下跌幅度高達30.75%,跌幅是同期大盤的3倍

券商板塊屬於高彈性品種,一般會先於大盤啟動,在牛市中爆發力驚人。老司基統計了一下上輪牛市中,券商板塊的表現情況,中證證券公司指數(399975)自2014年6月20日見底480點後,一路飆升,一直漲到2015年4月23日的最高點1810點,短短十個月時間,指數漲幅高達261%。板塊中,多隻券商股漲幅達到3倍以上,漲幅最大的西部證券漲幅超過5倍。

從最新估值來看,中證證券公司指數(399975)最新市凈率(PB)為1.7倍,處於歷史估值百分位的32%,低於指數PB歷史平均值的2倍,屬於較低的估值區間。

老司基認為,有重磅傳聞預期,有牛市要來的美好憧憬,此時配置點券商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