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史上最大規模掃貨,到底搶了啥?

2019-11-26   老司基一枚

11月26日,原本一個很平常的交易日。因為三件事情疊加,顯得極不平凡。

一是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當天漲幅超6%,總市值超4萬億港元,位居港股市值第一;

二是浙商銀行上市首日破發,上市5秒即破發,成為7年來最悲劇新股;

三是MSCI年內最大規模一次擴容生效,當天北上資金凈流入214億元,創下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單日流入資金最高記錄!

前面兩件事情暫且不表,老司基來簡單聊聊第三個話題:今天北上資金瘋狂湧入,究竟搶了些啥?

史上最大規模掃貨

老司基看到,周二全天,北上資金都在勻速流入,上午合計凈流入資金才71億元左右。尾盤時極其瘋狂,一度凈流入資金超過500億元,最後集合競價3分鐘時間,又拋售了近300億元,最終凈流入資金落定在214.3億元!即便如此,這一數字也創下了滬深港通史上單日最大的買入規模。

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214億元,為滬港通開通5年以來最高凈買入額,同時也是首次單日突破200億元。2014年開通以來,只有7次單日凈買入額超過100億元(包括今日),其中2019年就占到了4次。

哪些板塊被搶籌?

老司基查了一下Wind數據,尾盤主力資金凈流入額超過1億元的板塊共有4個,分別為電子、銀行、計算機和醫藥生物,其中電子板塊買入金額最多,達到4.25億元。

電子板塊中,尾盤被瘋狂掃貨的個股包括京東方A、TCL集團、滬電股份、生益科技等,尾盤凈流入資金均超過3600萬元。

銀行板塊中,尾盤凈流入資金最多的個股包括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上海銀行等,凈流入資金均超過3300萬元。

計算機板塊中,尾盤凈流入資金最多的個股包括北信源、中國軟體和中國長城,凈流入資金均超過3700萬元。

醫藥生物版塊中,尾盤被掃貨的個股包括恆瑞醫藥和華東醫藥,凈流入資金均超過2300萬元。

老司基特意查了一下券商板塊尾盤掃貨情況。海通證券尾盤凈流入資金最高,達到4056萬元。另外,國泰君安、方正證券、興業證券、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尾盤凈流入資金均超過1200萬元。

誰被拋棄?

既然尾盤有買入,就有賣出,誰成為了今天外資最大的拋售對象呢?繼續看數據。

數據顯示,今天尾盤被主力拋售的板塊主要集中在鋼鐵、傳媒、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化工幾大板塊,凈流出資金均超過了4200萬元。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大板塊基本屬於強周期板塊,也是這次白馬股補跌後,市場漲得最好的幾個板塊。反彈幾天,有小夥伴疑惑,市場是不是風向要變:由炒大消費和科技,轉向鋼鐵、建材等強周期板塊了?從北上資金的表態來看,貌似並不支持這個判斷。

鋼鐵板塊中,尾盤資金凈流出最大的個股包括新鋼股份、華菱鋼鐵等,凈流出資金超過1000萬元;傳媒板塊中,世紀華通、東方財富和游族網絡凈流出資金均超過1200萬元。

信息技術成為北上資金新寵

有小夥伴可能會說,1天資金流入說明不了問題,有些個股買進或賣出可能是被動配置導致的,那我們把時間周期稍微拉長一點來看。

11月份以來,北上資金買入力度一直沒有減緩,不到一個多月時間,累計凈買入額已經攀升至當前的9100多億元,較10月底增長500多億元。

Wind統計顯示,11月份以來,獲得北上資金凈買入金額超過1億元公司有146家。從相關公司所屬行業加倉金額分布來看,信息技術行業最多,接近90億元;可選消費行業緊隨其後,亦超過80億元。此外,工業、材料、金融、日常消費等板塊加倉金額均超過40億元。可見,11月份以來,信息技術、大消費板塊是北上資金最近重點加倉目標。

從具體公司來看,加倉金額最高的是格力電器,達19.59億元。此外,海康威視、海爾智家、美的集團、寧德時代、浪潮信息、東方雨虹、工商銀行、五糧液、長春高新、江蘇銀行凈買入對應金額均超6億元。家電三巨頭,依舊位居買入榜前列。另外,類似工商銀行這樣高股息率的銀行股也成為外資布局的目標。

喧囂過後,A股重歸平靜,默默等待歲末行情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