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本期嘉賓 鴻沁
黃河環抱,長城相依,鄂爾多斯是內蒙古亮麗風景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康巴什是中國首個以城市景觀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它的名字背後有哪些故事?一年一度成吉思汗陵的春季大典上,那達慕大會和搏克比賽有什麼看點?鄂爾多斯婚禮又有哪些有趣的婚俗習慣?本期邊走邊看,我們帶您一同走進草原風情的鄂爾多斯。
康巴什
康巴什是蒙古語哈巴格西的音譯,中國首個以城市景觀命名的4A級旅遊景區。原為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康巴什鄉,2001年撤盟設市,鄂爾多斯市政府中心選址在東烏蘭木倫河的康巴什地域,遂新建草原新城,即康巴什新區。
俯瞰康巴什—中軸線由北向南
鄂爾多斯康巴什大到城市設計理念,小到每個街區乃至單體建築都體現著草原風情的匠心。城市中心區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為理念,由太陽中心向外輻射,形成光芒通道向四面八方自然延展,搭建起中心區的道路骨架。
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拓展城市空間,充分利用原有山形地貌、河流走勢美化城市環境,體現了路隨山轉、顯山露水的自然特色。秉承蒙元文化為主的城市文脈,依託建築、雕塑、綠化景觀等載體,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康巴什四號橋(王玉科 拍攝)
康巴什夜景(王玉科 拍攝)
鄂爾多斯大劇院外形為鄂爾多斯蒙古民族男女頭飾造型,建築線條流暢而富於動感,彰顯了歌舞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
鄂爾多斯大劇院
鄂爾多斯博物館,外觀似一塊飽經風雨魔力侵蝕的磐石,象徵鄂爾多斯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古銅色的金屬外表,記錄著鄂爾多斯古老滄桑的草原文明。
夕陽下的鄂爾多斯博物館(溫源 拍攝)
鄂爾多斯圖書館設計造型為蒙古族三大歷史典籍:《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黃金史》,其中有兩本出自鄂爾多斯人之筆。該主題造型更代表了鄂爾多斯蒙古文化的源遠流長。
王小利 拍攝
響沙灣——這裡的沙子會唱歌
因「這裡的沙子會唱歌」而得名的響沙灣。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庫布其沙漠中,地處中國沙漠東端。罕台川河水從它前面流過,姑子梁與它臨川相望。
響沙灣 (賈成鈺 拍攝)
夕陽伴歸程 (賈成鈺 拍攝)
響沙灣沙高110米,坡度45度,呈彎月狀形成一個很大的沙山迴音壁。這裡沙丘高大,比肩而立,浩海茫茫。順著雲梯攀援而上,當人們從沙頂向下滑動,便會聽到猶如飛機掠空而過的轟鳴聲;當你對著兩手猛力向中間捧沙時,便會聽到哇哇的蛙鳴聲。響沙灣因而得名。
大漠深處 (賈成鈺 拍攝)
形狀像蓮花的酒店
鄂爾多斯婚禮
鄂爾多斯婚禮發源於古代蒙古,形成於蒙元時期。蒙古族的鄂爾多斯婚禮便以其特有的儀式程序流傳在鄂爾多斯民間。至今,鄂爾多斯地區仍然比較完整地保留著鄂爾多斯婚禮的儀式程序,並使其發展演變成為一種禮儀化、規範化、風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形式。
鄂爾多斯婚禮有哈達訂親、佩弓娶親、攔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卸羊脖子、分發出嫁、母親祝福、搶帽子、聖火洗禮、跪拜公婆、掀開面紗、新娘敬茶、大小回門等一系列特定的儀式程序和活動內容。
婚禮整個過程充滿戲劇化表演,凝聚了蒙古民族禮儀風俗的精華,成為當代保留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風情畫卷。鄂爾多斯婚禮集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的崇尚文化、宮廷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禮儀習俗,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圖文部分摘編自網絡
版權所有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019,我們一起玩轉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