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垃圾帶走;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霜降」的到來預示著冬天真的不遠了,在提醒我們添衣保暖的同時,也在提醒釣魚人釣板鯽的時候到了!
水溫的不斷下降,使水中浮游生物的數量不斷減少,也就導致了板鯽的天然食物在不斷縮減!板鯽因個體較大,體能消耗較高,並且有很強的耐低溫性。為了能夠存儲足夠的能量過冬,在「霜降」以後水中浮游生物減少時,板鯽會一反常態的游到離岸稍近的地方覓食。這也是板鯽入冬前最後一次近岸覓食,並且覓食量較大、積極性較高!作為釣魚人,如果能夠抓住這段時間垂釣大板鯽,那麼寒冬來臨前還會有一個不錯的釣獲!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霜降」過後垂釣大板鯽有哪些作釣技巧!
青草黃,釣鯽忙
一、不是每天都好釣,出釣天氣很重要
大家知道在夏季魚類相對活躍比較好釣,但是一旦天氣悶熱無風、氣壓偏低魚就變的非常難釣,這說明天氣在夏季作釣中的重要性!到了「霜降」以後,天氣是否適宜,對於垂釣大板鯽同樣重要。那麼什麼天氣適合垂釣大板鯽呢?
首先:連續晴朗、降溫緩慢的天氣最適合垂釣!深秋以後的天氣主要以晴天為主,雖然隨季節變化氣溫和水溫在不斷下降,但是在連續晴朗的天氣溫差變化不是很明顯。面對這種較輕的溫差變化,鯽魚沒有不適感,在覓食方面比較積極,所以說這種天氣是最適合垂釣板鯽的天氣!
其次:連續大降溫前的天氣比較適合垂釣!受冷空氣影響,「霜降」後經常會有連續的大降溫天氣。對於這種大降溫,鯽魚有一定的預知能力。它們會在水溫大幅下降前攝取大量的食物,所以說大降溫前的天氣比較適合垂釣!
再次:大降溫後氣溫連續回溫的天氣比較適合垂釣!一般大降溫後都要有一段氣溫小幅度回升的天氣,這時近岸淺水區水溫回升較快,大板鯽在經過連續低溫的等待後,會紛紛游到近岸淺水處覓食,所以說這種天氣比較適合垂釣!
以上就是對天氣選擇的一個解析!選擇一個對的出釣天氣,是作釣板鯽成功的第一個關鍵!
二、作釣時間要改變,這是第二個關鍵
在天氣炎熱、氣溫偏高的夏季,我們的作釣時間一般選擇在早晨、傍晚和夜間!原因是這些時間段近岸水溫偏低,魚類多會靠近岸邊洄遊覓食,並且積極性較高!但是到了「霜降」後氣溫偏低,特別是早晨、傍晚和夜間這三個時間段,受下霜和露水的影響,近岸水溫明顯降低。板鯽受近岸水溫下降的影響,大多在深水區活動!所以說「霜降」過後,早晨、傍晚和夜間大板鯽會變的不好釣了。
隨著陽光的照射,早上8點以後水溫開始緩慢回升,特別是中年10點至下午3點這段時間,淺水區的水底溫度回升較快!這時板鯽又會由離岸遠的深水游回到水底溫度偏高的淺水,進入一天中唯一的覓食高峰期!所以說「霜降」後選擇作釣時間,最佳時間段是早上的10點以後至下午的3點以前!
三、下竿釣點要選對,不然時間也白費
筆者在很多關於釣點的文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腚」率,這也說明釣點的重要性!其實不論是野釣還是黑坑,只有釣點附近有魚了,才能為接下來的作釣打下一個好基礎,否則下面的一切都是空談!
「霜降」過後作釣大板鯽,釣點上首選水域北岸背風向陽的地方,同時要求水位不宜太深,一般以2.5米左右最佳。最淺不要低於1.5米,最深不要超過3.5米!當然一些特殊水域除外,比如四周為陡坡,整體水位過深的山塘、礦坑塘,在這些水域選釣點只能選擇深水。比如整體水位較淺的人工河、人工湖,最深處水位都不會超過2.5米,這時相對選擇釣點的深度也就要淺很多!
除水域北岸背風向陽的地方,在其它岸邊選擇釣點時,多以岸邊為陡坡的鏵尖、洄水灣、塘角、大壩兩頭夾角為主。這些地方屬於板鯽洄遊、覓食的必經之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魚道、魚路」!在水深要求上,要比北岸背風向陽的釣點略深一些。
四、釣組搭配使用好,中鉤板鯽跑不了
選好了合適的釣點,下一步就要開始作釣了!這時對於所使用的「武器」——釣組,你準備好了嗎?雖然說大板鯽比較耐低溫,並且這段時間內覓食還很積極,但是畢竟水溫已經降的很低!受水溫的影響鯽魚的靈活性較深秋前要差的多,同樣在覓食吃餌的動作和力度上也要小的多。這樣我們在使用釣組上,就要較深秋前有所改變!
首先:把使用線組變的更細小!在增加了線組本身靈敏度的同時,也為板鯽提供更方便的進食條件!一般以主線1.0、子線0.6配4至5號無刺䄂鉤為宜。
其次:用竿上改硬為軟!由於使用線組較細小,整體拉力值也偏小。為了更好的保護線組不因受力過大而損壞,在釣竿的使用上也要儘量用調性偏軟一點的!一般以四六調性或四六偏三七調性的鯽魚竿為主,也可使用調性相仿的綜合竿。
霜降後釣鯽魚線組要求細小
五、窩料、餌料都用到,誘釣結合魚口好
在水溫高時鯽魚比較活躍,活動範圍非常廣,我們作釣時可以不用打窩,利用抽頻率的方式邊打窩邊釣,其誘魚效果比較好用、比較快!但是隨水溫的下降,鯽魚的活躍度慢慢降低,活動範圍也逐漸減少。這時再用抽頻率的打窩方法,在誘魚效果上就要明顯的慢很多、差很的!如此我們在作釣前就要單獨打窩了。
1:窩料選擇及打窩方式
由於水溫較低,味道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範圍都有明顯降低。為了更快的誘魚、更好的留魚,也就要求我們的窩料味型在使用時有較強的穿透力。一般在水溫偏低時多使用中藥酒米,中藥味和酒味相對在水中的穿透力要強的多!打窩方式以提前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為最佳,在一些水廣魚稀的水域作釣時,打窩數量儘量多一點,打窩時間儘量長一些!
2:餌料味型及狀態
窩料起到一個快速誘魚的作用,但真正決定魚是否上鉤的是餌料。所以說「霜降」後垂釣大板鯽,使用餌料的味型及狀態同樣重要!
為了快速的補充體能,在氣溫較低時大板鯽更喜食含動物蛋白質較多的食物。這些動物蛋白質在商品餌料中,多以魚粉、蝦粉、蛹粉之類存在,其味道上以腥味為主。也就是說氣溫較低時,大板鯽喜食腥味的商品餌料!同時在餌料的狀態上要求更具適口性的軟粘餌,從而方便大板鯽更好的吞食餌料,增加中鉤率!
另外氣溫偏低時,含蛋白質較高的天然蟲餌也是大板鯽喜歡的食物,例如紅蟲、白蟲、蚯蚓等!但是注意在小雜魚多的水域慎用,以防引起雜魚鬧窩!
以上便是水溫偏低時垂釣大板鯽,窩料與餌料在使用上的一個選擇!
總結一下:「霜降」以後垂釣大板鯽,因氣溫的下降,它在生活習慣與覓食習性上也有所改變。這時我們就要放棄以前的作釣習慣及經驗,更換以前的使用釣組及餌料!根據板鯽的改變做出合理的應便,如此才能把握住每一次出釣,提高每一次出釣的魚獲!最後祝廣大釣友們:開竿中魚,板鯽雙飛!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