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實際作釣,分析當天魚情,解讀晚春岸笩與冬季岸笩的不同

2020-03-25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雖然現在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晚春季節,大部分釣友都開始了手竿作釣,但是在北方一些地區,氣溫、水溫還較低,魚類還都在離岸較遠的地方,使用手竿很難釣到!另外,因一些水域岸邊的環境過於喧鬧,魚兒在白天很少近岸覓食,所以使用手竿作釣,效果同樣不好。在這種氣溫較低或岸邊較喧鬧,魚不靠邊的水域作釣,就要放棄近釣的手竿,改成能釣遠、釣深的岸笩,如此才會有一個好的作釣漁獲

至於晚春季節的岸笩,在作釣技巧上和冬季岸笩是不同的!這主要和晚春季節的天氣、水溫,魚的生活習性、覓食習性有關。本文就從筆者最近一次漁獲不錯的岸笩作釣,通過對實際作釣魚情的分析,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晚春岸笩的作釣技巧,它和冬季岸笩有哪些不同

岸笩作釣

一、近期晚春岸笩的作釣經過

1:出釣背景

出釣時間:3月20日

出釣天氣:晴,西南風4級左右,氣溫8至20℃

出釣人物:朋友和我

作釣時間:中午10點至下午3點

作釣水域:本地雞龍河濕地公園,雞龍河流域

作釣環境:因作釣水域為濕地公園,加上天氣晴朗、溫度適宜,河邊風景優美,所以遊玩的人特別多,導致釣場岸邊較喧鬧!這也是選擇岸笩作釣的主要原因。

作釣天氣

2:作釣經過

朋友是一位不經常釣魚的釣友,釣具也是用了筆者以前的,可以說是一位釣技較差的釣魚人!因最近工作不忙,便經常約筆者去釣魚。

3月20日早上,朋友又打電話約筆者,但由於本人另有事情,他便自行先去。筆者到達釣場時,已經是下午1點左右。

下午1點筆者到達釣場,發現朋友已經釣獲鯽魚十幾尾,大者在七八兩左右,小者約二兩。問他魚情怎樣?曰現在沒口了,早上10點來的時侯魚口不錯,過了中午12點基本停口了!另外朋友說他西邊相臨的釣友,早上6點前就到了,漁獲相當不錯,大約釣了二十多斤鯽魚,大者近二斤!現在也是停口了!

作釣環境,朋友收線中

看到魚情不好,筆者在岸邊轉了一圈,和認識的釣友打了個招呼,順便也了解了一下魚情。有幾位釣友漁獲不錯,但也有幾位釣友的魚獲不理想!仔細觀察了魚獲不理想的釣友,看他們拋竿距離都在30米以上,釣點離岸較遠。回到朋友那問他釣的多遠,朋友說不到20米,原因是拋竿手法不熟練拋不遠!

通過一圈的觀察、交流,筆者發現從中午12點以後,所有釣位魚口明顯變差!同時釣友們的支竿方式,都是幾乎平行水面的橫向低架竿法,原因是下午風浪較大,架高了竿梢亂晃。

筆者觀察了水面的風浪後,讓朋友把筏竿站起來,採用幾乎垂直於水面的豎向高架竿法。朋友不解曰架高了風大竿梢亂晃,我告訴他架起來魚口會好些!等朋友改變架竿法後,又開始有一些魚口,釣至3點左右,又釣獲6尾鯽魚,而別的釣友幾乎沒口!

3點後漁獲放流,收竿回家,結束了當天的作釣。

作釣中,中小鯽魚一尾

二、解讀本次岸笩的過程,分析魚情及出現原因

1:作釣魚情分析

當天出釣本人去的較晚,對於中午以前的作釣經過並沒有親身經歷,魚情及釣法都是通過與釣友交流而知。得知早上風少小時魚口最好,10點以後開始慢慢變差。中午12點以後,隨風浪變大,幾乎出現停口現象!

2:出現這種魚情的原因分析

筆者個人認為,出現當天魚情的主要原因,還是和水溫及水溶氧量的變化有關!當天由於是晚春的晴天,氣溫在8至20℃,一天當中的溫差較大!早上氣溫較低時,水域中各水層的溫差不大,魚在水底覓食。同時較低的水溫,使水域中的溶氧量相對較高,增加了魚的活躍度與覓食積極性。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導致10點前的魚口很好,魚也就非常好釣!

10點以後因氣溫上升過快,導致水域中各水層出現了較大的水溫差。同時水溫的上升和風浪原因,使水域上層的溫度和溶氧量都高於水底!這時魚類在「趨溫性」與「趨氧性」的作用下,出現離底上浮的現象,並且活躍度與覓食積極性變差!如此,也就導致了魚口變差

下午讓朋友改變架竿方式後,又重新出現魚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朋友所拋投的釣點較近,高架竿後,串鉤釣組中的上面單釣已經離底,正適合釣離底之魚!

豎向高架竿法

三、晚春岸笩的作釣技巧,它與冬季岸笩有何不同

從上面對作釣過程的解讀,分析了魚情和出現原因,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晚春岸笩受天氣影響較大,魚類容易出現上浮停口的現象,所以相對冬季岸笩,還是有不同的作釣技巧!

1:晚春岸笩釣點比冬季岸笩要淺一些

由於魚類冬季多藏於離岸較遠、水位較深,相對水溫高一些的深水區,所以冬季岸笩我們選擇釣點時,多以水域的深水區為主!

到了晚春,氣溫、水溫有了明顯上升,並且水淺的地方水溫上升明顯快一些!魚類多會由深水區轉入相對水溫高一些的地方,所以晚春岸笩,選擇釣點水深時要適當淺一些。

這位釣友漁獲最多

2:晚春岸笩拋投比冬季岸笩要近一些

在上面的作釣過程中說到,有幾位釣友的漁獲並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拋投距離過遠!筆者朋友拋投不到20米魚口不錯,那幾位釣友拋投30多米卻魚口不佳。

在冬季岸笩作釣時,我們的拋投距離,大部分情況下是越遠越好!主要原因是冬季魚類多在遠處深水區,拋投遠些更容易接近魚類活動與覓食的範圍。但是晚春季節,魚因「趨溫性」原因,已經游向水位淺一些的地方,相對離岸也近了,所以晚春岸笩的拋投距離不易過遠。

3:晚春岸笩比冬季岸笩架竿方法要多一些

我們在冬季岸笩時,一般多採用,幾乎平行於水面的橫向低架竿法。主要原因是:冬季魚類受水溫與水溶氧量影響,幾乎不會出現離底上浮現象,多在水底覓食。橫向低架竿法,能更好的讓鉤餌觸底,有利於魚類覓食。同時橫向低架竿法水線較短,能有效防止因風浪引起的晃竿現象,利於我們捕捉魚吃餌時的輕微動作!

到了晚春,一天中水溫上升過快,並且水層溫差較大,鯽魚容易出現因離底上浮造成的停口現象!這時早、晚可用橫向低架竿法,而中午魚離底上浮時,可改用豎向高架竿法。

橫向低架竿法

4:晚春岸笩和冬季岸笩的串鉤釣組略有不同

這一點是個細節問題,很多老釣友可能也不注意!

在冬季岸笩的串鉤釣組中,我們的鉛墜到底鉤距離,和主線連接器到上鉤的距離,大多是相同的!並且單鉤之間的鉤距較小,一般以20厘米左右。

晚春岸笩作釣時,為了能更好的應對,魚類離底上浮的停口現象,鉛墜與底鉤的距離可適當延長,同時單鉤間的鉤距可加大一些。這樣串鉤在水中,能更好的作釣不同水層,從而應對魚離底上浮時的停口現象。

岸笩串鉤釣組

本文總結:

以上就是筆者晚春岸笩的一次作釣經過,通過對本次作釣經過中魚情的分析,我們了解到晚春岸笩的一些作釣技巧。同時明白了它與冬季岸笩,在作釣技巧上有哪些不同!希望本文對釣友們的晚春岸笩作釣有所幫助,同時也歡迎釣友們斧正!

在此呼籲釣友們:三月將過,魚類正在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最後在這特殊的時候,祝廣大釣友們:健康平安

理想的串鉤岸笩中魚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pTEnEBiuFnsJQVoS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