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氣溫水溫適宜,是河蟹生長最後衝刺階段,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年底的產量。此階段同時也是河蟹發病尖峰時段,切不可掉以輕心。具體應做好以下四點:
01
一、水質調控
池塘中的殘剩飼料等廢物會敗壞水質。為保證水質清新要勤換水,蟹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池水透明度小於20厘米的,每畝可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潑灑;大於40厘米的,酌情施用有機肥,培肥水質。由於河蟹經歷了春、夏季養殖,生態條件受到一定的破壞,特別是殘餌、排泄物的沉積,底層水體和整體水質需要加強管理,注排水應比夏季增強,一般3~5天注排水一次(20厘米)。換水後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全池潑灑,以15天潑灑1次為宜。
02
二是餌料投喂。
8月下旬至9月初,應根據氣溫變化和河蟹長勢及時應對第二生長旺季的到來,適時投喂動物性餌料如小魚、全價顆粒飼料,既不能過早開葷,又不能延誤時機。過早則易性早熟,部分蟹最後一次蛻殼結束後規格小,甚至少部分在10月發生死亡。同時溫度過高,易腐壞水質,而影響正常生長和誘發疾病。過晚則可能僅蛻殼一次,造成上市規格受限,而且增重量有所下降。9月份河蟹投喂主要以精飼料為主,動物性飼料占60%,植物性飼料占40%,每天投喂量是蟹體重的8-10%飼料中仍需添加0.5-l%生物製劑,改善河蟹體內環境,提高消化率和自身的抗病力。
03
三是病害防治。
秋季是蟹病的高發季節,要以防為主。定期採用內服藥和外用藥相結合的預防辦法。每半個月潑灑1次生石灰,不定期地用漂白粉、蟹寧、光合細菌等潑灑全池。同時每月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保護河蟹肝胰腺健康,提高河蟹翻倍率。
膽汁酸是在動物膽膏中提取的,可以促進脂肪消化吸收,提高河蟹對膽固醇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率,轉化成能量促進河蟹的生長;膽汁酸可以促進河蟹肝胰臟清除體內毒素,減少毒害物質對河蟹肝臟和腸道的危害,維護河蟹肝胰腺健康;膽汁酸還可以促進河蟹合成脫皮激素,促進河蟹快速脫殼,提高脫皮頻率,提高河蟹翻倍率。
04
四是科學管理。
俗話說「秋風響,蟹腳癢」,入秋以後,晝夜溫差大,河蟹已接近性成熟時期,河蟹活動力增強,容易上岸,此時要堅持每天早晚巡塘,注意河蟹有無外逃現象,防逃設施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