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情懷越容易作祟。
說到電影,現在以情懷為噱頭的作品很多,情懷這東西就是一把雙刃劍,用的不好會被影迷認為是賣弄,用的好了才能直抵心靈。
《芳華》里,馮小剛用自己和嚴歌苓的「芳華」打動了很多人。此次,馮小剛再次將朋友的感人故事搬上銀幕,一部《只有芸知道》用棉裡穿針的手法,娓娓道盡愛情悲歡離合的樣子,也讓看到了隱藏在馮小剛這個「老炮兒」內心深處的柔軟,整場電影下來哭到稀里嘩啦。
馮小剛早年的作品中,他拍過愛情的烏托邦模樣,也將注意力側重到現實婚姻的泥潭中,用獨有的詼諧幽默呈現婚姻與愛情的常態,這種風格深得觀眾喜愛。
而在如今,馮小剛更希望用不止於打動自己的真誠與暖心來打動觀眾,這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畢竟每一個人的愛情經歷不同,也有很多人會陷於自嗨式的感動中悲悲戚戚。
當然,也不乏很多電影會以強煽情進入短暫的共鳴高潮,但這種手法賺取的眼淚就如宿醉之後的清晨。
《只有芸知道》是一部需要靜心去品味的電影,脫離了市井的紛雜卻又將油鹽醬醋架構於之上。
影片從入眼開始便是美輪美奐的風景,獨特的紐西蘭莊園美景入眼皆是,空放的道路盤轉悠揚直抵雲間,風雲際會之間是四季的婉轉變化,這樣的變化也正如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芸(楊采鈺 飾)之間的愛情故事,堅定的愛情信仰卻要承受命運的不定數安排。
一個紐西蘭小鎮,一個獨辟的莊園,一家中餐廳,一對男女與一條狗,這是很多影視劇中男女主角希望逃避現實與江湖紛爭後嚮往的日子。雲淡風輕,歲月靜好,也讓風與芸的故事更加真誠與暖心。
影片採用的是倒敘手法,先交代了部分結局以隋東風的視角回溯。有的影迷稱大可不必用倒敘、插敘的錯亂時間軸來呈現。
而小編認為這恰巧是影片有了靈動感的一大妙用,隋東風與羅芸的故事是上一輩人愛情的一面鏡子,倒敘接倒敘讓故事一次次退回到起點,讓故事更有說服力,讓情感有了更強大的支撐。
比如,影片一開始隋東風對著照片一番自語後以夢境般兌現,羅芸如常態般的指點他又在屋子吸煙,整理家務囑託一番後離去,這是兩人十五年相濡以沫生活的點滴映射。
羅芸離去,隋東風不舍的癔症在那裡。正如兩人在出租屋時,林太的那一句「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一環回套一環,意味深長,用心良苦。
關於忠誠
影片中的一條狗布魯很好的起到了強化作用,這也是影片的一大淚點。當然,這段對於鏟屎官們而言更加致命。布魯的乖巧與懂事,陪伴與堅強是太多美好的象徵,而當這種美好即將離去,特別是當它仿佛洞悉結局的回眸,會瞬間瓦解所有人的淚點防禦。布魯是一條狗,同時也是兩人的孩子,羅芸不能生育的另一種寄託,是忠誠的象徵,即便是再大的痛苦它也沒有做出痛苦的掙扎,用隱忍來降低對「父母」的傷害。
關於安全感
女人的安全感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馮小剛在影片里巧妙設置了多個關於安全感的鏡頭語言與暗示,鯨魚就是其一。與其說鯨魚是羅芸的安全感之一,不如說是隋東風能不能了解到羅芸的想法,顯然隋東風做到了99%,這也正如羅芸在車裡對隋東風所言,「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而那1%,隋東風后來也彌補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一部純愛電影中,有的觀眾不免會說馮小剛依然加入了偏寵於男性的惡趣味鏡頭,比如身材超棒的梅琳達換衣服時的鏡頭;比如隋東風誇讚梅琳達身材並挑逗的話語,而轉頭又一一味雙倍劑量的糖衣炮彈轟在了羅芸身上。但結局證明,隋東風與羅芸之間愛情,經得起任何風吹雨打,而那些,只不過是他們愛情生活中的調味劑,也從側面證明了隋東風給予羅芸的安全感與兩人之間的信任。
關於愛情沒有終點
無論是林太(徐帆 飾)懷念夫君時的淚點轟鳴,還是隋東風的一路追逐,亦或是不同結局下的戀愛,釋放的信號都是相愛卻不能相守的痛苦。這就如同風雲一樣,風的追逐雲卻在「逃跑」。一旦當風停下腳步,雲自然也會駐足。風與雲談戀愛的故事,泛著不同時代下的獨特浪漫色彩。
年輕時才藝值MAX的隋東風花式撩妹小手段層出,英雄救美更是直接收割少女心;而在紐西蘭的十幾年間,長笛少年隋東風變成了中年大廚子,但隋東風對羅芸的愛意卻沒有絲毫減少。即便是物是人非,隋東風依然在重溫與羅芸的點滴並為之實現遺願,這種行為會讓這份愛繼續升華。
從相遇到相愛,從相愛到相守,從相守到「另一種形式」相守,這場愛情「長跑」雖然沒有達到時間意義上的終點,卻在空間上完成了延續
借用馮小剛導演《一聲嘆息》里的台詞,「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沒賊膽,等到老了賊心賊膽都有了,賊又沒了」。而在這部《只有芸知道》里,變成了「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有賊膽,等到老了賊心賊膽依然有,賊也沒了」。這是一個感人的真人愛情故事,馮小剛把這個故事搬了出來,以此致敬純愛,以此獻給忠於愛情的所有年輕人,不要等到「賊沒了」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