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疫情蔓延,網友擔心進口奶粉安全性!火爆已久的「洋奶粉」面臨供銷大考?

2020-03-27     中國食品安全網

中國疫情幾乎要告一段落之時,沒想到歐洲主要國家失控了。對於歐洲來說,目前確診比例及死亡病例都是全球最高的,成為新疫情中心。

而歐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進口奶粉的最大來源地,面臨封鎖邊境、運輸物流等局限,進口奶粉線上、線下供應是否會受到影響?《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展開了調查。

疫情蔓延 歐洲奶粉遭遇最大挑戰

來自微信海外奶粉粉絲群聊天截圖

3月26日,在海外奶粉粉絲群一則「歐洲奶粉怕傳染嗎?」的信息,引起諸多寶媽的恐慌。

奶粉不會傳染吧?病毒離開細胞應該活不了很久的,除非超低溫冷凍。

現在買的都是幾個月前生產的,不怕吧?

奶粉有各種消殺,不可能存在病毒細菌。

與此同時,網上還流傳著一份2019年被海關拒入境奶粉、牛奶及乳製品一覽表。表附文章末尾,可對照查閱)

據統計,2019年我國嬰配粉共進口34.55萬噸,同比增長6.5%,主要來自,歐盟占71.6%、紐西蘭占20.1%、澳大利亞占3.7%。(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儘管歐洲國家普遍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但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多個國家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創新高。

截至3月25日,在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義大利,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4386例,累計死亡病例7503例;西班牙確診47610例,死亡3434例;德國確診31554例,死亡149例;法國確診25233例,死亡1331例;荷蘭確診6412例,死亡356例;奧地利確診5560例,死亡31例。

歐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進口奶粉的最大來源地,如達能、美素佳兒、雅培、美贊臣、Arla等部分工廠均在歐洲,中國企業如海普諾凱1897、聖元優博、健合合生元、healthy times等工廠也設在歐洲。

隨著歐洲邊境封鎖,奶粉運輸物流也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走海運的或將面臨貨櫃短缺問題,走空運的運力價格是否會因為多國航空停運而上漲還未可知。

業內預計,歐洲疫情危機,對於歐洲奶粉品牌來說則很可能是中國市場丟失的危機。如果歐洲疫情持續蔓延,還可能對原材料、生產、空運等帶來困難,後續影響尚無法評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疫情爆發之後,嬰幼兒奶粉因為疫情控制出現過斷奶的危機,物流配送一度陷入困境,歐洲也正在上演這一幕。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都在劫難逃。

目前,對於國產企業來說,有兩大利好,國外的市場份額或將會被國產搶去;中國目前整個疫情管控做的最好,對於中國的品牌奶粉走出國門以及未來國際化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奶粉是否會感染疫情?3月26日,奶粉資深評測師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病毒需要有適宜的環境,才能存活。並且有時間和溫度的要求。

目前,市場上所有的奶粉都會經過高溫工藝,無菌操作,對於國外奶粉從採購到國內不會有那麼長時間的存活,存活幾率幾乎等於零。

現今為止,沒有發現疫情病毒會出現在食物里,疫情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飛沫,人體接觸的飛沫,從口腔從鼻腔進入人體以後才會發病。奶粉的整個的生產環節的話,基本上沒有給這些病毒提供存活的機會。

海外奶粉在電商平台、保稅中心增速放緩

很多代購微博朋友圈宣稱,「歐洲疫情正在快速蔓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控制住,採購困難,建議大家多囤貨」。

一德國代購商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關於疫情肯定不是一兩天穩定下來,所以國外到國內的航班一直是少的。很多物流公司也選擇不郵寄中國。

現在不是中國疫情的問題了,現在歐洲疫情也在蔓延,如果不囤奶,萬一德國或者整個歐洲變成重災區,那我們連奶粉都採購不到,也不會有發貨的可能性了。

圖片來自海外網

與個人代購相比,電商平台的銷量又如何呢?3月26日,《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了京東零售消費品事業部母嬰采銷部進口母嬰業務負責人 劉宏偉,他表示,自海外疫情發生以來,歐洲受品牌工廠排產及疫情影響增速略緩,但京東平台歐洲奶粉整體銷量仍能達到同比增長80%,對於銷量無減少。

業內人士分析,來自歐洲的奶粉品牌和其他外資巨頭的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多個模式:一是奶粉品牌的一般貿易出口,二是代購(海淘),三是跨境購。目前這三種中,海淘、跨境購已經受到巨大衝擊。

乳業專家王丁棉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影響是全球性的,許多國家都採取了疫情防疫管控措施,封城,閉關,封國,交通管制,人出門行走限制,導致廠家物流緊張,原料組織困難,有貨難運出,這是對全球嬰兒配方奶粉行業的一次大考。

關於跨境電商和海外代購,本次疫情對規範的跨境電商的影響沒有那麼嚴重,因為他們的物流能力,供貨能為,組織能力,應對能為相對比較強,運作起來比較容易。

而對那些民間的個人代購者來說,他們受限於資金與貨源等因素則狀況與結果有天地之差異。

人人都忙於在家隔離,行走活動受限,其次手中無粉缺貨,第三物流受阻,有奶粉也發送不出。即使有人手中尚存一點奶粉,但商店關門無法補貨,他們更不可能從生產廠家直接進貨。

疫情給他們帶來的是代購業務階段性的終止和癱瘓,何止是生意慘澹,簡直是到了商機滅頂之災的地步。

國內的消費者,由於這次疫情被困在家太久,她們無法自由地到商超和門店直接購物,在此狀況下,當中的一部分人選擇了在網上購物,從而拉動了電商的升高與增量。

原來從海淘代購的,在疫情發生後繼而轉入跨境平台購買奶粉,這一消費行為與消費理念的轉變,也是一個消費選擇的進步。

亦莊保稅中心負責人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受此疫情影響,大量華人、留學生從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等地回國,沒人代購了,歐洲大牌奶粉代購斷糧,業務不受太大影響,大家都在消庫存,相對店裡的業務銷量略有下降。

國外目前處於疫情急劇擴散中,中小物流公司陷入苦難,因為運費激增,拼包機運輸停擺,直郵斷檔,跨境購鏈條也處於斷裂中。

多年從事代購的微商張女士告訴《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形勢,目前也沒有存貨了。各個店裡也都採購不到了。整個歐洲很可能都沒有奶粉了。

全球疫情,是否影響奶粉產業鏈及供應需求

圖片來自網絡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56家歐洲嬰幼兒配方乳品生產企業取得在華註冊資質,其中法國13家、荷蘭12家、德國6家、愛爾蘭4家、西班牙4家、丹麥3家,義大利、芬蘭、瑞士、波蘭也各有2家通過註冊。

那麼,歐洲當地奶粉能否充足供應中國市場。3月26日,總部位於法國並在荷蘭、愛爾蘭、德國均設有工廠的達能集團回應《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稱,生產方面,中國政府和歐洲政府都對疫情期間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供應高度關注,達能全球各大工廠都有相應的計劃來保障充足的庫存和正常的供貨。

供應鏈方面,在疫情期間,為了確保跨境電商產品的及時供應,儘可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增加空運,公司還加緊與海外工廠協調,確保更多的奶粉供應到中國市場。

產品質量方面,工廠及供應商一直以來都嚴格遵循食品安全、質量與衛生的最高標準,以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產品。

還進一步採取舉措來保障安全與衛生的生產環境,例如,在疫情期間,每一次換班時都會對工廠進行消毒。

達能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在中國市場供應正常,尚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劉宏偉也表示,除個別品牌工廠由於疫情原因出現減產有斷貨風險之外,大部分品牌暫時可以保證充足供應,京東會持續跟進海外疫情發展,藉助京東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儘可能保證消費者供應。

同時,他還表示,京東進口奶粉現在貨源充足、相對穩定,京東時刻關注品牌供應鏈情況,品牌會優先保證京東庫存。

目前我們的進口奶粉產品全部由品牌直接合作或品牌授權公司合作,並實現一罐一碼區塊鏈溯源,從源頭到消費者手中所有環節均可追溯!

儘管如此,仍需要進口品牌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一方面需要應對疫情如果爆發或時間過長,一旦有一環節出問題,如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不流通、工廠停產,都會導致減產或停產,從而導致供應緊張;

另一方面,就算未來生產不會受到大影響,但物流運輸時間過長或費用增加,奶粉成本也會隨之上升,若空運成本翻倍,奶粉不漲價,就需要奶粉品牌自己負擔成本。

如果漲價,又要面臨消費者是否會轉奶的問題,一旦漲價,或將失去部分消費者,爭奪市場的機會隨之減少。

附:2019年被海關拒入境奶粉、牛奶及乳製品一覽表

文章:譚妮妮

中國食品安全網新聞線索E-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10-63703068

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請關注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aCwGXEBiuFnsJQV-Q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