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以來,草地貪夜蛾危害在我州開遠、彌勒、元陽、蒙自、河口等11縣市31個鄉鎮發生,主要以低熱河谷、河壩區域冬春玉米(鮮食玉米占70%左右)危害為主。據紅河州各縣市植保站田間調查顯示,隨著近期氣溫回升,草地貪夜蛾危害範圍擴大、危害面積逐日增加、個別田塊蟲口密度較前一階段上升快。
河口縣防治草地貪夜蛾 周躍能 攝
截至3月18日,紅河州累計發生蟲害面積7490畝次,州農業農村系統按照分區域、分重點、分類型、分階段和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有策略「四分四有」的思路,多措並舉監測與防控草地貪夜蛾,組織開展有效防治7250畝次,做到了「防早、防小、防了」。
技術人員在講解誘捕器使用常識 胡彥輝 攝
連日來,紅河州農業農村系統合理布局草地貪夜蛾監測點343個,累計發布草地貪夜蛾相關預報、警報8期,為廣大種植戶開展科學防治工作保駕護航。其次,加強技術培訓與指導力度,全州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4期,培訓農技人員、農資經銷商、種植戶730餘人次,發放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資料5萬餘份,普遍提高了農技人員、種植戶對害蟲的認識和防治用藥水平。
元陽縣防治草地貪夜蛾 車正明 攝
此外,組織開展群防群治與統防統治。全州出動防治人員316人次,引導發動5000餘名農民開展自防,組織高效對路農藥2.1噸,出動植保無人機和高效植保機械20餘台次,統防統治、群防群治面積達4800畝次。
記者:胡彥輝
責編: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