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成功跨界新媒體

2019-11-13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臨床護理不是唯一出路,但也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出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掛上了90後的標籤,帶著一股桀驁不馴、一絲不安現狀,一點心高氣傲,我也是那個偶爾吐槽臨床一線護理工作的九零後男護士。

2019年3月份,一咬牙一跺腳,我忍痛割愛跨界成功了,忍的是好不容易漸入佳境,又要重頭再來,丟掉兩年多好不容易熟悉的呼吸機、CRRT、IABP以及來自醫院領導的信任和支持;割的是來自體制內豐厚的五險一金和各種福利保障,還有來自團結奮進的隊友的互幫互助。

縱然再多的不舍,就像一個要離開家鄉的孩子,你總要背起行囊,朝著遠方繼續前行。

面對各種利弊的權衡,一張白紙,一條豎線,寥寥數筆的勾勒和思考,我做出了艱難的選擇。

面對朝九晚五、彈性加班、沒有夜班、精神壓力的強度大幅度減小,薪資水平的恰到好處,還有一個上級領導已經為你畫好的一塊「大餅」,我最終入職了深圳市某頭部醫療網際網路公司,從事護士端新媒體運營工作。

我這個人對於經驗性的東西不喜歡藏著掖著,有幸能通過文字這個方式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小經驗。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希望能對迷茫的你有所觸動和幫助。

關於從事醫療網際網路公司新媒體運營工作的準備工作,醫學護理背景是你的強勢加分項,他無形中抬高了你的「身價」,但並非一勞永逸。

不是科班出身的你在日常工作中發揮起來難免捉襟見肘。寫作能力是一個基本功,一個不愛寫文章的策劃者不是一個會PS的好運營,這句話有些拗口,但意味著你要學會很多實用技能。
打好基礎

不妨從做一個個人公眾號入手。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我為什麼不選擇微博或者今日頭條或者說百家號?其原因在於微信平台的龐大的流量和靈活多用的變現能力,某種程度上也是公司的主抓渠道,領導需要的就是你需要的,就是你要會的。

首先,培養原創文章撰寫能力。你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去撰寫原創文章,對醫學護理專業知識的滲透,對熱點信息的多維度掌握。從題目的吸引大眾眼球,順利提升文章打開率,不違背平台的運營規則,還要防備用戶以及競業平台的惡意舉報。

寫文章雞頭、豬肚、鳳尾的順序可能需要調整或者任意切換,以便於對產品推廣和傳播。能寫出幾篇10w+的文章又是你的加分項,可以考慮合適的時機投稿於較權威的大平台,從底層就增加文章的曝光度。

圖文無關

接下來面臨如何把一個黑白分明的word文檔編輯到公眾號的後台。這裡的細節很多,開頭的關注引導,簡潔大方且得體,長文章建議設置關於文章字數及閱讀時間的溫馨提示。

一篇好的文章從一張清新的首圖開始,小結、段落、關鍵詞的文字格式設計提升整體美感,處處留心,處處留情,每一個點擊都是一個細節。

編輯中可以藉助很多第三方編輯器,比如說秀米、135編輯器等等,讓你的文章格式增光添彩,對PS基本功能的熟悉,音影剪輯的基本掌握都有要求,一篇文章設計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把控。

公眾號的運營也不是三言兩語一篇文章就能說的清楚,這裡可以推薦幾本書《公眾號基礎知識》、《一個廣告人的自白》、《運營之光》、《產品經理2.0》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付費課程,也請相信一切的準備都是有意義的,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光發熱。

選擇單位

關於找工作的網站選擇,首選BOSS直聘和拉勾網,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會使用這兩個平台發布招聘,給到的薪水也比較適當,當下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傳統公司用的多。

選定單位後先不急著投簡歷,對公司的發展大事件了解一番,也可以在知乎或者某些論壇發個帖子,嘮一嘮,融資情況,福利情況,近年的人員流動情況,是否經常裁員,是否工資按時發放等等。

雖然這些都屬於保密協議,但是總會找到一些隻言片語和蛛絲馬跡供你參考,如若不慎就是你的個人眼光問題了,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月,經濟壓力會很大。

投遞簡歷

投簡歷挑重點項目填寫,按著招聘要求附和套用你現有的資源和實力,出了體制都愛說一個詞那就是「資源」,有的時候聽的耳朵都起繭了,不過都要受著。哪怕你有五十個微信群,或者說30個QQ群,再或者有5000微信好友,這都是一種實力,一個圈子內的小KOL(關鍵人物)也無外乎這麼回事,個人的私域流量以及一個意見領袖的招牌會讓你的簡歷提升一定的戰鬥力。

面試環節

換下疊起白大褂,穿上卡脖子的正裝,要儘快的適應角色的轉變。舉手投足從救死扶傷到了一股洞察世事,滿腦子商業營銷思維的味道。

面對面試,可能要做足功課,應聘崗位的所有專業術語(尤其是英文縮寫)要有所了解,否則在你眉頭一皺的那幾秒就足以顯示你的業餘和隨機應變能力差。

個人的作品和案例,可以以紙質書面文字為展示媒介,或者自行帶筆記本以PPT或因地制宜在線分享。

我個人沒遇到什麼電影或者短視頻中的奇葩橋段,什麼如何讓我一秒鐘記住你,過道撿垃圾以及偶遇領導親屬的遭遇,或許你們可能會遇到,僅作溫馨提示。

洽談薪水

關於談薪水問題,我個人覺得在面試的提問中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根據掛網的薪資水平適當增減,保持謙虛謹慎就好。

談到吃苦耐勞加班問題,我相信一個護士在抗壓能力上沒什麼太多的擔憂,執行力一般也很OK,護理帶給我們很多優秀的品質和習慣,繼續保持,假以時日領導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離開了醫院,到了體制外這個大環境里,稍微有那麼一點不熟悉甚至有那麼一些「溝通障礙」,不過短期內都會調整過來。

看到這裡也許你的轉行路有了些眉目,很多人會問詢我過得怎麼樣?

我想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我只能告訴你我還是那麼積極向上,認真對待每一分每一秒,對待每一份工作。

「護理背景」帶給我太多太多,離開醫院後的這半年多,我依然因為自己是一個護士而受到尊重和重視。

我們所擁有別人未曾體驗的經歷和技能,就值得驕傲;我們能做別人不願意做且不敢做的事情就值得自豪;只要這條路不是單行線,前方可以分叉或者掉頭,我對我的選擇就永遠不後悔。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ZmDZG4BMH2_cNUgXt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