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別讓肝素帽成了隱形兇手

2020-01-08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案例

例行的晨會交接班完畢,便是床旁交班。不一會兒,只見小王急匆匆地走向我,焦急地對我說:「楊老師,你快去看看7床的手吧。」

我疑惑地問:「怎麼了?出了什麼事嗎?」

小王擔憂地說到:「7床的左手背不是置了顆留置針嗎?剛才接班的時候發現,留置針下的皮膚都破了一塊了。這可如何是好喲!醫生說他這兩天就要出院了,怎麼跟家屬交代哦?」

我趕緊和小王一起前去查看,只見肝素帽下約2*2.5cm大小的皮膚已破損,中心部位皮膚潮紅,屬於壓瘡Ⅱ期。


我趕緊輕輕將留置針拔除,查看局部皮膚後用生理鹽水棉簽進行清潔,再用碘伏對其消毒,待干後貼上水膠體敷料,並囑咐管床的小王讓其暴露、儘量不要受到摩擦,注意觀察並做好交接班。

留置針的使用不僅能減少患兒因反覆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以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家長的焦慮情緒,而且便於臨床用藥,同時也減少了護士工作量。因此,留置針在臨床上得以廣泛使用。


然而,對於護患雙方都大有裨益的留置針,同樣也存在潛在風險:皮膚損傷、靜脈炎、局部感染等。在臨床上,留置針致新生兒皮膚損傷時有發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如何處置?又該怎麼預防呢?這就需要我們好好了解一下壓力性損傷的知識了。

什麼是壓力性損傷

壓力性損傷是指骨隆突處、醫療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膚和或軟組織的局部損傷,可表現為皮膚完整或開放性潰瘍,可能伴有疼痛。損傷多數是由於劇烈和或長期存在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摩擦力導致。局部環境潮濕、機體營養不良等因素也參與其中。


留置針致新生兒皮膚壓力性損傷的原因

1

壓力

一方面,我們所使用的直管型留置針,需要在穿刺成功後要連接肝素帽,而肝素帽與留置針尾部連接後,使肝素帽高度超過留置針尾翼,二者不處於同一平面,容易致肝素帽壓傷皮膚;


其次,覆蓋於留置針表面起固定作用的敷貼,在貼的時候,若是採用張力性貼法,增加了壓力,讓肝素帽下壓,容易致皮膚被壓傷。

2

摩擦力

留置針若位於手部、腳部,當患兒哭鬧、煩躁、活動時,容易與包被或溫箱邊緣摩擦,亦或是患兒自己左腳與右腳相互對踢,導致皮膚損傷。

3

潮濕的環境

發熱、出汗或沐浴時不小心讓穿刺部位浸入水中未及時處理,潮濕的環境使皮膚軟化和抵抗力降低,造成局部皮膚水腫,上皮組織更容易受到損傷,並可增加皮膚表面的摩擦力,從而引起皮膚水泡和破潰。


壓力性損傷的處理

在處理壓力性皮膚損傷之前,我們需要評估損傷處於哪個階段。壓力性損傷最新分期包括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深部組織損傷。另外,將粘膜壓力性損傷、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納入壓力性損傷的範疇,其中粘膜壓力性損傷由於損傷部位的解剖特點,不能進行分期,醫療器械壓力性損傷可按上述分期系統進行分類。

對於1期壓力性損傷的處理:

減輕局部壓力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重要步驟。處理時,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待干後貼透明敷貼、泡沫敷料或水膠體敷料,同時將傷側肢體放於合適體位,並經常更換體位。

對於2期壓力性損傷的處理:

如果局部水泡<0.5cm, 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待干後貼水膠體敷料或泡沫敷料,7天換藥一次或根據滲液情況及時換藥;如果水泡≧0.5cm,在無菌狀態下抽盡水泡內液體,生理鹽水清洗局部,待干後貼水膠體敷料、藻酸鹽敷料或泡沫敷料,5-7天換藥一次或根據滲液情況及時換藥。

如何預防壓力性損傷?

發生壓力性皮膚損傷,不僅對患兒產生了身體上的疼痛、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醫療費用、增加了醫護人員工作量,而且容易產生醫療糾紛。因此,防患於未然顯得尤為重要。那我們該怎麼預防留置針導致的壓力性皮膚損傷呢?


第一,在留置針穿刺前準備一小塊紗布或棉球,待留置針置入成功後,在肝素帽下墊一小塊紗布或棉球,這樣減輕了肝素帽對局部組織長期的壓力,避免了肝素帽直接與皮膚摩擦。


第二,在貼敷貼時,不能用張力性貼法,應該用十字固定法,即:撕開敷貼–單手或雙手無張力持膜–患者握拳或緊繃皮膚–穿刺點對準敷貼中央–塑形–撫平–撕除邊框,邊撕邊按–記錄時間–標籤貼於針柄。此方法不僅可使敷貼和皮膚貼得更牢固,而且由於是無張力貼法,避免了張力性損傷的發生。


第三,留置針置入成功後,我們可以為有留置針的手或腳穿戴上手套或襪套,亦或用美容巾或薄的小方巾輕輕包裹留置針部位,防止有針的部位與包被、溫箱邊緣過度摩擦,引起皮膚損傷。


第四,保持留置針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在為患兒沐浴、擦澡時,儘量避免留置針部位浸入水中,或將墊於肝素帽下的紗布或棉球浸濕;在患兒發熱、出汗多時,要及時查看肝素帽下皮膚,及時擦乾汗液,保持局部皮膚乾燥,減少潮濕環境對皮膚的不良刺激,防止皮膚損傷的發生。


第五,加強病房巡視,尤其要多關注稍微大點的肺炎患兒,她(他)們活動度大、缺乏安全感、不舒服、飢餓或解便後容易哭鬧、拳打腳踢,導致局部壓力和摩擦力增加,容易引起皮膚損傷。因此,要勤巡視,安撫哭鬧的患兒,及時發現皮膚異常,及時給予處理,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並做好交接班。


第六,給予合理喂養,對於不能進食的患兒,遵醫囑靜脈補液或輸注靜脈營養液,從而保證營養的供給,改善患兒的營養狀態。


參考文獻

1.鞠長英.壓瘡的分期及各期護理.健康管理.2019(10):46-47.

2.余佳秀.劉丹.趙倩.水膠體敷貼減張固定方法在減少惡性腫瘤患者留置針壓瘡發生率中的效果.當代護士.2018.1(25):125-126.

3.景志健.唐永霞.翟青.3M液體敷料護理在嬰幼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預防中的應用價值.護理研究.2019.2:128.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7MAmW8BxtCz63RLQLjC.html